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
這單十年前的新聞,我依然很有印象,因為情節太似小說:前蘇俄間諜李特維年科流亡到英國,爆料指證俄國政府種種不法勾當,突然中了放射性釙(Polonium)毒,三周之內在全世界新聞鏡頭前凋謝死亡。後來,英國法院調查結論和死者的想法一致:這「很有可能」是普京授意的暗殺;俄方則反指死者是英國間諜,事件是英方清理門戶。
當時我沒有留意,原來李特維年科和剛連奪兩屆英超冠軍的車路士班主、俄國油王艾巴莫域治頗有淵源。他倆亦正是《Once Upon a Time in Russia: The Rise of the Oligarchs, A True Story of Ambition, Wealth, Betrayal, and Murder》的重要角色。
本書的起點是葉利欽當俄國總統的九十年代,俄國政府迷信急速轉型市場經濟,加上財政困難,把大量國營企業私有化,造就一班看準時基又懂玩政治的財閥,賤價買得國產大發其財。這班人不僅是投機商人,也會用非法手段,從收買政要到買兇殺人做盡,更碰上全球石油礦產漲價的好運,十年八年間從掃街茂變身李嘉誠(這和偉大祖國有點相似)。
故事初段,艾巴莫域治只是個新堀起小富豪,透過巴結財閥Boris Berezovsky得到政治疏通,先後收購石油和鋁業公司,躋身巨富行列,之後更青出於藍。Berezovsky可說是俄國呂不韋,上位靠奇貨可居,他跟葉利欽女兒關係要好,亦不惜買入蝕大錢電視台作宣傳機器幫助葉利欽連任,之後更協助扶植葉的繼任人——名不經傳的前特務機關頭子普京,以求延續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不過,正如秦始皇之對呂不韋,普京上場後對Berezovsky反臉不賣賬,迫他把生意賣給拍檔艾巴莫域治並流亡英國。Berezovsky覺得被普京和艾巴莫域治出賣,利用李特維年科向前者進行輿論攻擊,又親自對後者興訟,但都失敗收場,最後上吊自殺。
本書讀來似小說,除了因為事件本身充滿戲劇性,作者也在前言「戴頭盔」講明,一如他被改編成電影《社交網絡》那本前作,是在紮實的史料上加入幻想創作(例如有描寫當紅電視主播遭槍殺一刻的心理變化)。不少人批評把事實混入虛構的風格,但無可否認這對賣書肯定大有幫助,我也認為無傷大雅,反正歷代中國讀者非常推崇、司馬遷的《史記》,由〈信陵君救趙〉到廉頗藺相如以至〈鴻門宴〉,亦是以類似手法寫成,也能傳頌千古。
姚崢嶸
姚崢嶸
這單十年前的新聞,我依然很有印象,因為情節太似小說:前蘇俄間諜李特維年科流亡到英國,爆料指證俄國政府種種不法勾當,突然中了放射性釙(Polonium)毒,三周之內在全世界新聞鏡頭前凋謝死亡。後來,英國法院調查結論和死者的想法一致:這「很有可能」是普京授意的暗殺;俄方則反指死者是英國間諜,事件是英方清理門戶。
當時我沒有留意,原來李特維年科和剛連奪兩屆英超冠軍的車路士班主、俄國油王艾巴莫域治頗有淵源。他倆亦正是《Once Upon a Time in Russia: The Rise of the Oligarchs, A True Story of Ambition, Wealth, Betrayal, and Murder》的重要角色。
本書的起點是葉利欽當俄國總統的九十年代,俄國政府迷信急速轉型市場經濟,加上財政困難,把大量國營企業私有化,造就一班看準時基又懂玩政治的財閥,賤價買得國產大發其財。這班人不僅是投機商人,也會用非法手段,從收買政要到買兇殺人做盡,更碰上全球石油礦產漲價的好運,十年八年間從掃街茂變身李嘉誠(這和偉大祖國有點相似)。
故事初段,艾巴莫域治只是個新堀起小富豪,透過巴結財閥Boris Berezovsky得到政治疏通,先後收購石油和鋁業公司,躋身巨富行列,之後更青出於藍。Berezovsky可說是俄國呂不韋,上位靠奇貨可居,他跟葉利欽女兒關係要好,亦不惜買入蝕大錢電視台作宣傳機器幫助葉利欽連任,之後更協助扶植葉的繼任人——名不經傳的前特務機關頭子普京,以求延續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不過,正如秦始皇之對呂不韋,普京上場後對Berezovsky反臉不賣賬,迫他把生意賣給拍檔艾巴莫域治並流亡英國。Berezovsky覺得被普京和艾巴莫域治出賣,利用李特維年科向前者進行輿論攻擊,又親自對後者興訟,但都失敗收場,最後上吊自殺。
本書讀來似小說,除了因為事件本身充滿戲劇性,作者也在前言「戴頭盔」講明,一如他被改編成電影《社交網絡》那本前作,是在紮實的史料上加入幻想創作(例如有描寫當紅電視主播遭槍殺一刻的心理變化)。不少人批評把事實混入虛構的風格,但無可否認這對賣書肯定大有幫助,我也認為無傷大雅,反正歷代中國讀者非常推崇、司馬遷的《史記》,由〈信陵君救趙〉到廉頗藺相如以至〈鴻門宴〉,亦是以類似手法寫成,也能傳頌千古。
姚崢嶸
姚崢嶸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