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舞獅在東亞是一種流傳已久的傳統技藝。不論中國、日本、或是韓國等地,都可以看到不同類型的舞獅文化。而早年隨着移民「唐山過台灣」,這樣的傳藝也隨之被帶來,逐漸演變成具有台灣特色的弄獅文化,成為台灣人心中不可抹滅的童年回憶。為了讓華僑能夠重溫原鄉記憶,洛杉磯僑教中心周四也特地在中國城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獅王爭霸」舞獅講座,吸引許多民眾共襄盛舉。
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
「咚咚鏘、咚咚鏘」,伴隨着小鼓聲,擔任文化志工的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理事曹笑蓮手持獅面,熟練的示範著七星步,活靈活現的演藝這項傳統技藝,讓人看得目不轉睛。「舞獅講究的就是一個帥勁,講求一個力道!不能夠拖泥帶水,停要有漂亮的頓點,反之動的時候則要圓滑」。她表示,這些動作看似簡單,但要舞的靈動有神、唯妙唯肖,可都是要經過許多的練習。
曹笑蓮指出,隨着華人移民越來越多,這樣的中華傳統活動在近年越發受到重視。除了華人之外,也有許多美國小朋友一起學習。曹笑蓮強調,舞獅不但是一種身體的律動,本身也極具靜態的藝術價值,「在美國的學校裏,他們會拿着(空白)小獅子頭,一起學習如何彩繪獅面」。曹笑蓮表示,現在來學習的孩子多介於8到12歲之間的年齡,「太小的孩子做不出這樣的動作,也聽不懂講解。而過大的孩子又覺得這樣的活動太過幼稚」。但她也強調,舞獅其實是適合全年齡的活動,除了孩子可以透過它學到傳統中國文化,銀髮族也能藉此活動筋骨,緬懷兒時記憶,可說是一舉數得。
而許多僑民顯然也贊同曹笑蓮的說法。「把這樣傳承的中國文化帶到美國來,不但讓我能夠重溫兒時夢想,更可以帶給僑胞一些歡樂,感覺很好」。移居美國已經30餘年的雲莉華,自承對台灣文化已經有點隔閡而疏離。這次特地因為「舞獅」的主題前來參加講座,為的就是要找回記憶中的童年回憶。在聽完演講之後,她也興致勃勃的下場學習了幾個動作,更覺得十分有趣。
「舞獅本身就是結合了武術跟舞蹈的一種藝術......可說是包括了舞蹈和運動,所以十分容易入手,是十分受歡迎的活動」。本身是美國華裔舞蹈協會成員的雲莉華,在實際體驗舞獅之後,對這項傳統技藝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我覺得我的孫子孫女都應該來學,希望繼續把這樣的中華文化延續下去」。
但舞獅記憶光是有獅頭還不夠,當然也得有美食相佐!現場為了搭配「獅王爭霸」的廟會主題,僑教中心更準備極富台灣味的烤香腸來犒賞現場民眾。一聞到煎的滋滋作響的香腸,每個人都是口水直流。伴隨著歡樂的舞獅聲與焦香四溢的鮮嫩香腸,每個僑胞都笑得樂不可支,大喊:「這才是台灣味」!
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
「咚咚鏘、咚咚鏘」,伴隨着小鼓聲,擔任文化志工的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理事曹笑蓮手持獅面,熟練的示範著七星步,活靈活現的演藝這項傳統技藝,讓人看得目不轉睛。「舞獅講究的就是一個帥勁,講求一個力道!不能夠拖泥帶水,停要有漂亮的頓點,反之動的時候則要圓滑」。她表示,這些動作看似簡單,但要舞的靈動有神、唯妙唯肖,可都是要經過許多的練習。
曹笑蓮指出,隨着華人移民越來越多,這樣的中華傳統活動在近年越發受到重視。除了華人之外,也有許多美國小朋友一起學習。曹笑蓮強調,舞獅不但是一種身體的律動,本身也極具靜態的藝術價值,「在美國的學校裏,他們會拿着(空白)小獅子頭,一起學習如何彩繪獅面」。曹笑蓮表示,現在來學習的孩子多介於8到12歲之間的年齡,「太小的孩子做不出這樣的動作,也聽不懂講解。而過大的孩子又覺得這樣的活動太過幼稚」。但她也強調,舞獅其實是適合全年齡的活動,除了孩子可以透過它學到傳統中國文化,銀髮族也能藉此活動筋骨,緬懷兒時記憶,可說是一舉數得。
而許多僑民顯然也贊同曹笑蓮的說法。「把這樣傳承的中國文化帶到美國來,不但讓我能夠重溫兒時夢想,更可以帶給僑胞一些歡樂,感覺很好」。移居美國已經30餘年的雲莉華,自承對台灣文化已經有點隔閡而疏離。這次特地因為「舞獅」的主題前來參加講座,為的就是要找回記憶中的童年回憶。在聽完演講之後,她也興致勃勃的下場學習了幾個動作,更覺得十分有趣。
「舞獅本身就是結合了武術跟舞蹈的一種藝術......可說是包括了舞蹈和運動,所以十分容易入手,是十分受歡迎的活動」。本身是美國華裔舞蹈協會成員的雲莉華,在實際體驗舞獅之後,對這項傳統技藝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我覺得我的孫子孫女都應該來學,希望繼續把這樣的中華文化延續下去」。
但舞獅記憶光是有獅頭還不夠,當然也得有美食相佐!現場為了搭配「獅王爭霸」的廟會主題,僑教中心更準備極富台灣味的烤香腸來犒賞現場民眾。一聞到煎的滋滋作響的香腸,每個人都是口水直流。伴隨著歡樂的舞獅聲與焦香四溢的鮮嫩香腸,每個僑胞都笑得樂不可支,大喊:「這才是台灣味」!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