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先例可循 望成「道德影響力」長青網文章

2017年07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7月09日 06:35
2017年07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擁核武國家全部杯葛《禁止核武器條約》,但有支持裁核的組織認為,條約會產生道德影響力,促使這些國家解除核武。以往也有一些國際禁武器條約,如禁集束彈和地雷等,最初一些主要國家也拒絕簽署,但隨着國際施壓,它們也在使用這些武器上讓步,變相支持。


禁地雷條約 美默默遵守

「45年前我們禁止了生物武器,25年前我們禁止了化學武器,現在我們禁止了核武。」國際廢除核武運動負責人菲恩(Beatrice Fihn)肯定《禁止核武器條約》的通過。她認為,縱使核武大國不支持該條約,但條約可對它們產生影響力。她舉例稱,於1997年簽署、禁止地雷的《渥太華條約》(Ottawa Treaty),儘管美國並未正式加入,但現在它已調整其政策,默默遵守該條約。


《渥太華條約》禁止使用、儲存、生產和轉移殺傷性地雷,迄今有162個國家簽署,惟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等主要地雷生產國沒有加入條約。不過2014年美國宣布會遵守《渥太華條約》,不會生產、使用和購買殺傷性地雷,但不適用於朝鮮半島,因為那些地雷可防止朝鮮部隊越過非軍事區進入韓國。


禁集束彈公約 成俄忌憚

至於2008年達成的《集束彈公約》,禁止使用、生產和儲存大殺傷力集束彈,迄今有約100國家簽署,但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俱非簽署國。美國曾被指在阿富汗戰爭中用使用集束彈炸死或炸傷平民,備受人權組織責難,至今美軍已很少使用。菲恩說:「俄羅斯一直否認在敘利亞使用集束彈,為什麼?他們雖然沒有簽署(集束彈公約),但他們知道使用集束彈是差劣的。」她稱:「這些條約可以產生影響,迫使一些國家改變它們的做法。雖然過程不會很快,但確實能影響它們。」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