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解決朝鮮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長青網文章

2017年07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7月09日 06:35
2017年07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朝鮮上周一試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射程可以遠及美國的阿拉斯加,首次具備直接威脅美國本土的武器,無論象徵意義還是實際上,都改變了朝鮮問題的性質,美國為此而提高嗓門是有實質理由的,但並不成為必須限期由中國主導來解決的理由,況且,目前根本看不到有任何單一方法可以短時間解決朝鮮問題的曙光。


朝鮮發展核武的決心很大,能力也比國際社會預期為高,金正恩上台後,無論決心與能力都加大加速,目前的水平已經達到中距離洲際彈道導彈,但是否可以延長射程,以及何時能夠攜帶核彈頭,還待觀察。朝鮮問題已經從影響東北亞局勢,發展到更大的範圍,而且勢必加劇區域的軍事緊張,長遠甚至會使鄰近國家與朝鮮展開軍事競賽,使東北亞成為一個火藥庫。日本在軍事擴張方面躍躍欲試,朝鮮發展核武更會成為日本的藉口。


美國過去以「世界一哥」的地位介入朝鮮問題,同時根據與韓國和日本的協議,有責任保衛其盟友的安全,如今本土成為朝鮮導彈的射程範圍,美國對解決朝鮮問題感到迫切,不足為奇。當中可能還有總統特朗普的面子問題,他在推特上曾經說過,朝鮮擁有洲際導彈的事情「不會發生」,更令他失去威信的是,他把解決朝鮮問題的希望,寄託在中國身上,中國沒有如他所願,而且今年首季度跟朝鮮貿易額還增加了近四成。


世界一哥束手無策

韓國不願兵戎相見

美國一直希望中國斷絕朝鮮的外匯收入來源,甚至是對朝鮮禁運石油,讓其經濟崩潰。中國堅稱切實執行聯合國的制裁措施,既然石油貿易並不在制裁清單內,就沒有必要禁運。雖然如此,習近平4月初跟特朗普會面後,5月份中國從朝鮮進口額下跌了30%,說明中國還是盡了努力對朝鮮施以經濟壓力,但不會按美國的要求百分百執行。朝鮮的九成貿易是跟中國進行的,對中國輸出礦產等天然資源,其外匯收入可以是試驗核武的資金支持,但同時也是購買民生必需品的資金,中國對朝鮮禁運可以斷其外匯收入,但也會導致其民心不穩,有可能引致政權崩塌,令大量難民湧入中國,東北三省已經是中國經濟的疲軟省份,亟待振興,一旦出現大量難民勢必進一步被拖後腿。不能過度制裁這一點已經得到俄羅斯的認同。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前,專門取道俄羅斯,其中一個目的是跟俄羅斯就處理朝鮮問題達成共識,因為估計美國會利用二十國集團高峰會的場合來游說西方大國的支持,中俄立場一致,可以平衡美國的影響。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稱,使用軍事手段解決朝鮮問題的選項必須排除,這一點對美國會構成一定的壓力。


解決朝鮮問題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是韓國,新任總統文在寅主張跟朝鮮建立關係,甚至願意跟金正恩會面,而不是採用突襲的手段滅了這個政權,其出發點跟中國未必相同,但相同的是憂慮一旦兵戎相見,韓國百姓性命遭殃,經濟也會一蹶不振。長遠而言,朝鮮與韓國都有統一的意願,中國不希望一個強鄰坐大,畢竟是一種潛在威脅,更何况如果由韓國主導的統一,會招引美國的影響推到鴨綠江邊。


中俄聯手向美施壓

嚴厲制裁只此一途

解決朝鮮問題的長遠因素複雜,眼前緊迫的是,如何既讓美國休兵,同時教訓朝鮮。朝鮮試射洲際導彈之後,美國幾乎陷入草木皆兵,駐聯合國大使黑莉聲言,如果有必要,將動用龐大的軍事力量以保護本土及盟友的安全,並揚言會單獨行動。但其言論跟美國其他官員口徑不一,而且也沒有看到有主流輿論支持,相信動武確實不是美國的底牌。


然而,特朗普既不能像前朝般採取戰略忍耐政策,也無意與朝鮮直接接觸,剩下來的選項就只有外交一途。美國已經表明會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提出更嚴厲的制裁措施,這方面應該會得到中國和俄羅斯某種程度的支持,中俄聯合聲明也明確表示朝鮮的行徑是不能接受的,相信中俄會支持一個加碼的制裁方案,但極端嚴厲從而導致朝鮮經濟窒息的方案,則會遭到否決。


通過外交途徑的另一個做法,就是加大對中國的壓力,特朗普已經威脅要在貿易上給中國難題,估計很快會對中國商品實施特別關稅,他上周一在推文中說,「不喜歡鋼鐵與鋁的傾銷!」似乎是一種暗示。但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依賴已經下降,美國經貿手段對中國的威脅效果就不能高估。


解決朝鮮問題的各種制約因素的確存在,但如果讓金正恩繼續洋洋得意,國際秩序將會蕩然無存,中國確實可以有更加積極的角色可以扮演,一是向金正恩傳遞清晰的信息,不能無視國際規則,二是向國際社會傳遞一個信息,中國願意為維持國際局勢穩定,承擔國際責任。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