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明批《王者榮耀》 暗爭監管權力長青網文章

2017年07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7月05日 06:35
2017年07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官媒《人民網》針對騰訊(0700)手遊《王者榮耀》大做文章,以「陷害人生」、「釋放負能量」等嚴苛字眼批評該遊戲,情况罕見。其實早在3月,《人民日報》早已批評這款手遊,今次出手亦只是老調重彈,重申其歪曲歷史及令青少年過度沉溺「兩宗罪」。


《王者榮耀》成代罪羊 理由牽強

《王者榮耀》的罪名成立存疑。首先,有玩家長時間遊玩而猝死、花費巨額金錢購買遊戲道具這類指控,《王者榮耀》非首隻也不會是最後一隻遊戲;其次,指控角色歪曲歷史,例如諸葛亮是魔法師之類,內地不乏其他改編歷史的遊戲,單單針對《王者榮耀》說不過去。再者,文化部早在今年5月已執行新的網遊監管要求,包括落實玩家註冊實名制、設置未成年用戶消費限額,限定未成年用戶遊戲時間等,如果《王者榮耀》違規,出手的應該是文化部。


手遊範疇重疊 監管易生爭拗

昨日《人民網》第二篇評論文章或可見端倪,文中指「社交遊戲的監管不該只堵不疏,而應樹立大監管理念」。過去內地網絡遊戲的審批監管權一直分家,由文化部及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3年由新聞出版總署及廣電總局合併)各自負責。其中,網絡遊戲能否上線,歸廣電總局審批,後續營運監管由文化部負責,由於法例字眼含糊,令兩個部門的監管範圍多有重疊,兩部門也曾就職權範圍出現爭拗。批評《王者榮耀》未必是遊戲本身有問題,而是利用其知名度和影響力作切入點。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