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生育前設子女儲蓄讀書計劃長青網文章

2017年07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7月04日 06:35
2017年07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筆者替Dennis和正在懷孕的Karen從三方面作財務規劃,分別是保障、增強現金流及儲蓄規劃未來。首先筆者發現Dennis和Karen除了公司的團體醫療保險外,並沒有額外為自己購買保險。惟二人均是家庭支柱,所以萬一任何一方患有重病或意外離世,另一方的財政壓力定會加倍,尤其現在他們正預備為人父母,所以筆者建議二人為了保障對方及未出生之小朋友,應考慮購買人壽及危疾保險。但要注意不是每一家保險公司也願意為懷孕中的婦女承保,Karen在申請保險時必須註明自己的懷孕情况,讓保險公司核保。


父母先買人壽危疾保

以現時市面上某個定期壽險為例,保額為20萬美元,保障期20年,Dennis和Karen的年度保費分別為242和192美元。而危疾保障方面,以某個保障71種疾病的計劃為例,保費繳至65歲,保障期至100歲,保額10萬美元,二人的年度保費分別為1753和1713美元。


當Dennis和Karen已經有了基本的保障後,就要幫助他們增強現金流。從二人的資產負債表中可以看到,他們除了強積金外,就只持有現金了。持現金的好處是流動性強,他們可以隨時使用該筆現金作應急錢;但壞處是現時低息環境下,現金並不能為他們帶來很大的穩定收益,即不能為資產增值。


筆者建議他們可保留15萬元作應急後備金,再用剩餘的50萬元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以換取每月穩定的派息。他們願意承受的風險程度為低至中,現時市面上該類債券基金之年度利息約為7%。如此下來,他們可以利用這每年3.5萬元的利息收入,以緩衝小朋友出生後所增加的生活開支。


揀保證年利率3厘回報

最後,Dennis和Karen希望在小孩出生前為他開設一個儲蓄計劃,以幫助他規劃未來人生路。儲蓄計劃五花百門,筆者為他們揀選了一個保證年利率3厘,現行利率為4.75厘的20年儲蓄計劃作為參考。如果他們每年可儲8000美元,到小朋友18至21歲這4年間,他便可以每年取回3萬元作大學學費;到他30歲時,他又可取回10萬元作結婚或置業之用;到60歲後,他可每年取回1.6萬元作生活費,直到100歲,而最後計劃戶口還餘下約79萬元。如此看來,儲蓄計劃的總投入為16萬元,而在利息的雪球效應下,總支取為166萬元。


當然在父母購買儲蓄計劃時,我們並不知道小朋友的未來會如何,但父母可以先為小朋友作好準備,他日如果小朋友用不着這個儲蓄計劃的錢,父母也可以把該筆錢當作自己的退休基金之用。


盧艷萍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助理聯席董事 (Agnes Lo)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盧艷萍 理財信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