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公布在《多德-弗蘭克法案》下第二輪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受監管的34家大型銀行機構連續3年均不僅擁有足夠資本及通過壓力測試,且自金融海嘯以來聯儲局首次沒有反對34家銀行的資本計劃,其中僅有一家銀行為有條件同意,媒體更稱五大美國銀行計劃將瘋狂「撒錢」近700億美元!強健的金融系統為聯儲局加息及縮表雙重奏增添信心。
與此同時,特朗普醫改議案第三次投票被再次推遲至7月國會休會回來後,共和黨還需爭取時間解決黨內的4張反對票;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還下調了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認為特朗普政府的目標不切實際。
儘管特朗普政府仍有不確定因素,但聯儲局正在釋放出「偏鷹派」信號。聯儲局預計將在今年開始通過每月縮減國債及按揭抵押債券(MBS)的方式進行縮表。聯儲局現時資產負債表高達4.5萬億美元,因早前數年為了修復金融海嘯對美國經濟的重創,在使用傳統的降息利率工具後,再通過三輪資產收購,令聯儲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大至巨額「帳單」。摩根士丹利料縮表或於9月開始,若首四季減債規模合共3000億美元,近似相當於加息0.35厘。多名聯儲局官員亦發表鷹派言論,撐加息及縮表。
歐元區PMI強勁 料難繼續維持寬鬆
在聯儲局的「施壓」下,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似乎也有鬆口,表示歐元區通縮壓力已被再通脹取代,貨幣政策的轉變應是漸進過程,因而被市場解讀為「鷹派」態度,歐元兌美元一度單日大漲近1%。雖然歐央行已出面表示市場理解有所偏差,但歐元區連續強勁的PMI指數及通脹指標,也暗示着留給央行維持貨幣寬鬆策略的時間已經不多。
英國央行行長卡尼已表示未來數月將討論加息相關問題,且同時上調了資本要求的槓桿比率;加拿大央行行長緊隨其後,認為加拿大已渡過油價衝擊,暗示不再需要低利率,儘管潛在的房貸危機威脅着經濟穩定,但加拿大今年第一季度GDP仍錄3.7%的按年增長率,位居G7國家之首。
內地去槓桿見收效 人幣揚
除了歐美國家以外,中國人民銀行去槓桿初顯成效,M2貨幣供給增速首次降至兩位數以下,僅為9.6%,人民幣中間價上調創近1個月最大幅度,在岸及離岸人民幣紛紛上揚,正值夏季達沃斯論壇於中國召開,及習近平訪港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監管機構或有意穩定匯率。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過程中,經濟增長的推動力,愈來愈多來自於消費,愈來愈多來自內需;過去數年服務業佔GDP的比重以年均1個多百分點的速度增長,現在已超越了製造業對於GDP的貢獻。
聯儲局的「領袖」效應若真的加速全球央行收水,投資者可考慮再部署債券投資,新興市場、亞洲及美國的高息債基金都可作為考慮。
(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與此同時,特朗普醫改議案第三次投票被再次推遲至7月國會休會回來後,共和黨還需爭取時間解決黨內的4張反對票;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還下調了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認為特朗普政府的目標不切實際。
儘管特朗普政府仍有不確定因素,但聯儲局正在釋放出「偏鷹派」信號。聯儲局預計將在今年開始通過每月縮減國債及按揭抵押債券(MBS)的方式進行縮表。聯儲局現時資產負債表高達4.5萬億美元,因早前數年為了修復金融海嘯對美國經濟的重創,在使用傳統的降息利率工具後,再通過三輪資產收購,令聯儲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大至巨額「帳單」。摩根士丹利料縮表或於9月開始,若首四季減債規模合共3000億美元,近似相當於加息0.35厘。多名聯儲局官員亦發表鷹派言論,撐加息及縮表。
歐元區PMI強勁 料難繼續維持寬鬆
在聯儲局的「施壓」下,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似乎也有鬆口,表示歐元區通縮壓力已被再通脹取代,貨幣政策的轉變應是漸進過程,因而被市場解讀為「鷹派」態度,歐元兌美元一度單日大漲近1%。雖然歐央行已出面表示市場理解有所偏差,但歐元區連續強勁的PMI指數及通脹指標,也暗示着留給央行維持貨幣寬鬆策略的時間已經不多。
英國央行行長卡尼已表示未來數月將討論加息相關問題,且同時上調了資本要求的槓桿比率;加拿大央行行長緊隨其後,認為加拿大已渡過油價衝擊,暗示不再需要低利率,儘管潛在的房貸危機威脅着經濟穩定,但加拿大今年第一季度GDP仍錄3.7%的按年增長率,位居G7國家之首。
內地去槓桿見收效 人幣揚
除了歐美國家以外,中國人民銀行去槓桿初顯成效,M2貨幣供給增速首次降至兩位數以下,僅為9.6%,人民幣中間價上調創近1個月最大幅度,在岸及離岸人民幣紛紛上揚,正值夏季達沃斯論壇於中國召開,及習近平訪港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監管機構或有意穩定匯率。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過程中,經濟增長的推動力,愈來愈多來自於消費,愈來愈多來自內需;過去數年服務業佔GDP的比重以年均1個多百分點的速度增長,現在已超越了製造業對於GDP的貢獻。
聯儲局的「領袖」效應若真的加速全球央行收水,投資者可考慮再部署債券投資,新興市場、亞洲及美國的高息債基金都可作為考慮。
(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