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執筆當天是香港回歸20周年大日子,習大大現身香港,一眾官員、建制派、中資單位、無數港漂、香港本土愛國人士都相當激動,歡心喜悅!可也有不少香港人毫無感覺,甚至反感!昨天看到中學同學facebook貼出:「我們是在香港呀?」龍淵子對這種慶典素來麻木,可對同學的反諷也覺得很不以為然,就回了個:「香港有什麼特別嗎?」同學回了個「現在沒有」,龍淵子不忍心回他「事實上一直都沒有,除了一小段時間,可那也是中國特殊時期形成的,並不是你所謂努力可以得到的」。
打個比喻,你無意中買了隻仙股暴漲,賺了不少錢,然後你就以為自己是股神了嗎?香港人第一要檢討自己的競爭力低下,現在不少年輕人確實無知、無能兼無膽,還牙嚓嚓!不少人還美其言,香港未來是他們的!幼稚,憑什麼是他們的?香港本來就是移民社會。第二,不爭的事實,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你不注重一國,你就不會有兩制,說民主,你以前有過嗎?你如果覺得英國這麼好,移民咯!不做中國人是個人自由。一國兩制是相輔相成的,別故作調皮狀,really naive!
龍淵子對香港倒不悲觀,香港還是香港,還是很不錯的,不過現在又是大洗牌的時候,有人歡喜有人悲,可歷史的車輪不會因你改變!可憐活在焦慮中的香港人。
說回經濟和股票,有趣些!
上星期很罕見,李彥宏竟然開口主動提了馬雲,更罕見的是,馬雲竟然當場回應了!很有趣!BAT三巨頭,一直都是王不見王的架勢,有什麼恩怨要麼私底下解決,要麼是隔空掐架。結果到了「人工智能」這裏,讓3位大佬一改往日「和諧」場景,直接當着媒體,毫不掩飾的「對掐」!
百度要靠技術轉危為安
別說香港人,他們的反常,也是暴露出他們急切的焦慮!不止百度的焦慮,騰訊和阿里也一樣。
百度的焦慮毋須多言,最近頻頻出現的「BAT巨頭換掉B」的說法不是沒有原因,李彥宏對2017年的百度和2005年的百度,在滿意度上肯定不一樣。否則,他也不會在魏則西事件後,說出「失去對價值觀的堅守,百度離破產就真的只有30天」,這種話更像任正非的風格。他更退居二線,空降陸奇,嚴懲反腐。李彥宏的焦慮,大家都看得到!BAT裏面,百度的技術基因更強,這或將成為轉危為安的機會!所以這一仗,只能贏,不能輸!必須抓住技術這根救命稻草!
跟李彥宏相比,馬雲貌似不應該焦慮,阿里現在是春風得意。阿里已經顛覆了中國整個零售生態,一枝獨秀,可它缺的就是技術!馬雲曾在多個場合提出,未來是屬於能夠用好互聯網技術的人。不過,在人工智能這個當下最火熱的科技領域,阿里巴巴幾乎失聲。雖然他們並不是沒有投入,但相比其他巨頭,似乎只是小兒科,並沒有亮眼的產品。更何况,正如他自己所說,未來大家的敵人並不局限於國內。阿里巴巴最直接的對手亞馬遜,雲計算是絕對的全球No.1,人工智能上去年就推出了家庭助手類的硬件產品Echo,評價還不錯。在人工智能方面,阿里已經慢了。推出啟動NASA計劃,就是在試圖補充這個短處!
外界很多觀點一直認為,對於可能會顛覆內容、應用分發及交互方式的技術,騰訊習慣了躺着賺錢的姿態,缺少了對技術的敬畏與危機感,這一點馬化騰亦已意識到了!前段時間,他明確表示騰訊最大的焦慮來自於技術發展。「掌握技術才能保證戰略制高點,否則當一個浪潮來了的時候,為什麼有的能做到,有的做不到?技術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東西。」相比阿里,騰訊技術基因會更明顯,一直習慣了靠社交連接一切的騰訊,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是一次大考!就像功能機時代的巨頭,如果不能迅速反應,就只能淪為昨日黃花。緊靠AI,試圖突圍,是馬化騰的策略!
馬化騰緊靠AI 試圖突圍
說實話,沒有獨霸一方的資源和實力,現在要撼動BAT的位置太難了!同時,這些巨頭比任何一家企業都害怕死亡,害怕失去他們所締造的龐大帝國。所以,愈爭執,說明他們愈焦慮!互聯網巨頭的存活法則,其實一直都是:這是一個隨時都能洗牌的時代!想想以前的Sony、東芝、諾基亞、摩托羅拉、聯想、IBM、微軟……科技更新,也太殘忍了!能不焦慮嗎?
[龍淵子 清源茶舍]
打個比喻,你無意中買了隻仙股暴漲,賺了不少錢,然後你就以為自己是股神了嗎?香港人第一要檢討自己的競爭力低下,現在不少年輕人確實無知、無能兼無膽,還牙嚓嚓!不少人還美其言,香港未來是他們的!幼稚,憑什麼是他們的?香港本來就是移民社會。第二,不爭的事實,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你不注重一國,你就不會有兩制,說民主,你以前有過嗎?你如果覺得英國這麼好,移民咯!不做中國人是個人自由。一國兩制是相輔相成的,別故作調皮狀,really naive!
龍淵子對香港倒不悲觀,香港還是香港,還是很不錯的,不過現在又是大洗牌的時候,有人歡喜有人悲,可歷史的車輪不會因你改變!可憐活在焦慮中的香港人。
說回經濟和股票,有趣些!
上星期很罕見,李彥宏竟然開口主動提了馬雲,更罕見的是,馬雲竟然當場回應了!很有趣!BAT三巨頭,一直都是王不見王的架勢,有什麼恩怨要麼私底下解決,要麼是隔空掐架。結果到了「人工智能」這裏,讓3位大佬一改往日「和諧」場景,直接當着媒體,毫不掩飾的「對掐」!
百度要靠技術轉危為安
別說香港人,他們的反常,也是暴露出他們急切的焦慮!不止百度的焦慮,騰訊和阿里也一樣。
百度的焦慮毋須多言,最近頻頻出現的「BAT巨頭換掉B」的說法不是沒有原因,李彥宏對2017年的百度和2005年的百度,在滿意度上肯定不一樣。否則,他也不會在魏則西事件後,說出「失去對價值觀的堅守,百度離破產就真的只有30天」,這種話更像任正非的風格。他更退居二線,空降陸奇,嚴懲反腐。李彥宏的焦慮,大家都看得到!BAT裏面,百度的技術基因更強,這或將成為轉危為安的機會!所以這一仗,只能贏,不能輸!必須抓住技術這根救命稻草!
跟李彥宏相比,馬雲貌似不應該焦慮,阿里現在是春風得意。阿里已經顛覆了中國整個零售生態,一枝獨秀,可它缺的就是技術!馬雲曾在多個場合提出,未來是屬於能夠用好互聯網技術的人。不過,在人工智能這個當下最火熱的科技領域,阿里巴巴幾乎失聲。雖然他們並不是沒有投入,但相比其他巨頭,似乎只是小兒科,並沒有亮眼的產品。更何况,正如他自己所說,未來大家的敵人並不局限於國內。阿里巴巴最直接的對手亞馬遜,雲計算是絕對的全球No.1,人工智能上去年就推出了家庭助手類的硬件產品Echo,評價還不錯。在人工智能方面,阿里已經慢了。推出啟動NASA計劃,就是在試圖補充這個短處!
外界很多觀點一直認為,對於可能會顛覆內容、應用分發及交互方式的技術,騰訊習慣了躺着賺錢的姿態,缺少了對技術的敬畏與危機感,這一點馬化騰亦已意識到了!前段時間,他明確表示騰訊最大的焦慮來自於技術發展。「掌握技術才能保證戰略制高點,否則當一個浪潮來了的時候,為什麼有的能做到,有的做不到?技術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東西。」相比阿里,騰訊技術基因會更明顯,一直習慣了靠社交連接一切的騰訊,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是一次大考!就像功能機時代的巨頭,如果不能迅速反應,就只能淪為昨日黃花。緊靠AI,試圖突圍,是馬化騰的策略!
馬化騰緊靠AI 試圖突圍
說實話,沒有獨霸一方的資源和實力,現在要撼動BAT的位置太難了!同時,這些巨頭比任何一家企業都害怕死亡,害怕失去他們所締造的龐大帝國。所以,愈爭執,說明他們愈焦慮!互聯網巨頭的存活法則,其實一直都是:這是一個隨時都能洗牌的時代!想想以前的Sony、東芝、諾基亞、摩托羅拉、聯想、IBM、微軟……科技更新,也太殘忍了!能不焦慮嗎?
[龍淵子 清源茶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