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二弦變四弦 可大場演奏長青網文章

2017年07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7月02日 06:35
2017年07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馬頭琴有上千年的歷史,近數十年來卻不斷地改革變化,過去傳統的馬頭琴音量較小,只適合於在蒙古包和室內演奏。經齊寶力高等大師改良後,琴的藝術造型更加完美,音量和音域得到顯著擴大,更適應在舞台或室外演奏。而齊布日古德更在二弦馬頭琴的基礎上,研製出了三弦甚至是四弦的馬頭琴。


傳統琴音量小 毛澤東要求改進

在中共建政初期,蒙古族的馬頭琴演奏家色拉西到北京中南海為中央領導和外賓演奏,由於馬頭琴本身的局限和沒有擴音設備,只有前幾排能聽到,當時的國家主席毛澤東過問此事,指需要改進。後來,色拉西把畢生的經歷都用在鑽研琴藝上,把馬頭琴的琴箱正面改用蒙蟒皮,背面用木板,使音色更加清晰和明亮。


經過多年的傳承,馬頭琴也隨着時代發展,從以前呆板的演奏變成視覺表演藝術。現在齊布日古德結合西方樂器,在二弦馬頭琴的基礎上,研製出了三弦甚至是四弦的馬頭琴。


配合西方樂器 成視覺表演

齊布日古德指,改革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古老的馬頭琴,並不是現在的樣子,父親齊寶力高在過去60年間也對馬頭琴進行了3次大的改革,現在世界上的馬頭琴的樂曲,80%都是他創作,尤其是樂曲《萬馬奔騰》,旋律上口,家喻戶曉。


不過齊寶力高對此表示,他並不願意改革馬頭琴,但「這個社會的發展你趕不上是不行的。」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