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又到七一,香港回歸二十年,相信大家都還沒忘記鄧小平曾經說過讓香港五十年不變,「馬照跑、舞照跳」。大眾娛樂與香港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其轉變可以反映時代的變遷。廿年過去,還有多少屬於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被留了下來?又有多少已隨風消逝?
香港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張順光以身為香港人自豪,熱愛香港地,所以經常「捐窿捐罅」蒐集關於香港集體回憶的舊物。他是特許測量師,但訪問當天特意請假,來到銅鑼灣布約翰夏季拍賣會競投心頭好。
張順光於1980年代中開始其收藏生涯,特別鍾意香港舊物的「樸素」和「人情味」,每件藏品都是關於香港的珍貴回憶。
馬照跑 馬票照收藏
馬票是他的一大珍藏,認為馬票見證着賽馬由高尚社交活動演變成大眾娛樂,相當具歷史價值。舊戲票亦是張順光另一心頭好,他說以前香港「戲院多過米舖」,睇戲歎冷氣是集體回憶。
談到收藏價值,張順光說日佔時期的舊物最難得,因為戰亂時人們沒有閒情雅致消遣娛樂和收藏物件,所以這段時間的藏品較罕有和珍貴。張順光指出,收藏香港懷舊物品的熱潮自1990年代興起,「因為當時香港人認為,九七回歸後生活方式會改變,便開始蒐羅舊物,懷緬以前生活的集體回憶,所以香港舊物價值愈來愈高」。當天拍賣現場所見,競爭激烈,許多的香港舊照和名信片等都逾$6000成交,多於張順光估計的一倍,可見懷舊香港藏品有價有市。
黑膠封面尋回利舞臺回憶
印度裔的Dhillon Mido也有收藏與香港大眾娛樂有關的舊物。Mido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小時候常思考「為什麼自己會在香港呢?」,於是開始蒐集關於香港的舊物,希望了解香港的歷史。「許多關於大眾文化的收藏品例如賽馬會馬牌、電影戲橋、電視廣告等,可以看到香港從開埠初期、日佔時期、港英管治、回歸前後不同時代的改變。」Mido特別喜歡香港舊物夠「實淨」!他說,以前的人做生意講求誠意,「老實買,老實賣」,所以許多香港舊物都可以用一世。
Mido的收藏品多從已結業的舊舖如士多、文具店等辛苦蒐集回來,「許多外國的收藏品可以用錢買到,但香港的舊物有時用錢也買不到」。用心尋覓屬於香港的回憶,就是Mido愛香港的一種方式。Mido收藏舊物不依市場喜好,全憑個人感覺,藏品多與小時候回憶有關,例如以舊利舞臺外觀做封面照片的《午夜場》黑膠唱片,因他小時候就經常到利舞臺戲院看電影。Mido於十年前開始在上環開設古董店Select-18,希望分享藏品,也以此延續收藏嗜好,把屬於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保留下來。
馬牌馬票見證賽馬「平民化」
A 「英皇御准」馬牌
馬牌是馬會會員的賽馬證章,一大一小,供會員及其配偶使用,是個人地位的象徵。馬會於回歸前1960至1996年稱為「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所以圖中的馬牌上有「Royal」字眼。Mido稱這段時間的馬牌具收藏價值,價值大約$1200一對,而號碼相同的一對馬牌更難得!
B 日佔時期馬牌
張順光珍藏了不少香港早期的馬牌,其中最珍貴的是日佔時期的馬牌,但一對的日佔時期馬牌幾乎絕迹,張順光能夠蒐羅到一個已經非常難得。圖中的馬牌由張順光二十年前以$800購自西港城懷舊店,由於當時懷舊熱潮未成熟及賣家「唔識貨」,現時已升值至大約$8000至$10,000。
C 日佔時期馬票
馬票是一種使賽馬博彩普及化的搖彩工具,市民可在士多、茶樓等地方購買。圖中是日佔時期由日本政府接手的「香港競馬會」馬票,印上「昭和」年號,張順光說﹕「日佔時期除了軍票,所有文物都非常有市場價值!」
D 投注彩票
香港早期賽馬的投注方式不多,其後不斷增設投注方式,相關的彩票類別也應運而生。例如圖中Mido收藏的多重彩投注彩票,彩票上印有煙草廣告,在香港收緊煙草廣告後已不在市面上出現。
文﹕Sandy
圖﹕Sandy、楊柏賢、受訪者提供
編輯﹕高卓怡
lifestyle@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