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部阻力大 教宗革弊成效未彰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30日 06:35
2017年06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教宗方濟各大打改革旗號,在神職人員性侵問題上成立委員會跟進,本年初更高調宣稱對此「絕不容忍」。可是他親自任命的教廷第三號人物佩爾,卻成為新一輪戀童爭議的焦點,即使他最終脫罪,仍不免令方濟各大感兩難和尷尬。方濟各在這方面的改革走得並不遠,委員會內部有兩名受害者代表的成員離開,其一批評內部阻力巨大。


天主教會性侵醜聞2002年起大規模曝光,源於波士頓教區被當地報章揭發教會高層包庇干犯性侵罪行的神父,促成更多長期沉默的受害者公開事件,令教廷深陷危機。波士頓一案後來被改編成2016年奧斯卡最佳電影《焦點追擊》(Spotlight),但事件中帶頭以調走神父方式包庇性侵者的伯納德.勞(Bernard Law)樞機,卻獲教廷召到羅馬任職保護,未受追究。


改革建議 高層懶執行

方濟各2013年成為教宗,2014年成立委員會跟進神職人員性侵問題,成效未彰。他前年堅持任命涉嫌包庇性侵神職人員的智利神父包羅斯(Juan Barros)出任奧索爾諾主教,惹來漠視性侵案件的批評。英國籍的委員會受害人代表桑德斯(Peter Saunders)連番炮轟,換來去年被踢走。另一受害人代表、愛爾蘭籍成員科林斯(Marie Collins)也在今年退出,她坦言改革面對「可恥」阻力,包括教會文化上的抵制,最關鍵在於部分教廷最高層成員並不情願去執行獲教宗批准的委員會建議。


不過方濟各也有強硬處理之時,例子是涉及戀童的教廷前駐多明尼加大使韋索沃夫斯基(Jozef Wesolowski)。韋氏2013年被召回、免職和拘捕,但在2015年審訊正式開始前死去。受害人支援組織指歷屆教宗都無法掌握事態有多嚴重,但對採取司法行動表示歡迎。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