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德勤料港集資額保三甲 下半年兩至三隻大型新股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28日 18:35
2017年06月28日 1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德勤預計,本港全年新股市場集資額達1500億元,為三大已發表新股半年結估算最低的一間,按年跌23%,但該會計師行認為香港或可超越上海及深圳交易所,競逐全球新股集資額三甲位置,相信下半年會有兩至三隻大型新股上市,主要為中資金融服務及科網企業。
明報記者 余慕恩
上半年有5間來自新加坡等外地企業來港上市,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歐振興認為一帶一路政策下,香港成為理想集資地,故未來或會有更多東南亞企業來港,預計全年新股數目可達到140至150隻,按年升17%至45%。
一帶一路吸引更多東南亞企業
就港交所(0388)建議成立創新板吸引新興企業上市,歐振興稱,新建議中的3層架構可令發展藍圖更清晰,又認為大部分遞交創業板及主板上市的申請,已符合改制後的市值及現金流要求,預計提高門檻對市場影響不大。以上半年已遞交上市申請的公司為例,主板有95%符合5億元市值的新建議要求,創業板則有逾七成現金流達3000萬元。
他續稱,現時的轉板機制,在創板上市的公司到一定規模後,會因流動性不足而轉主板,但以後創板定位中小企,則可有更多時間讓企業留在創板發展,成為大型公司,對整體上市公司質素而言有正面作用。他引美國納斯達克及紐交所作例,前者針對科技企業,後者則主要吸納大型公司,但「無話邊個大邊個細」,公司都願意留在納斯達克,兩者可以「並駕齊驅」。
評同股不同權:新經濟非單靠融資平台
諮詢文件亦提到強制創板新股設公開發售部分,德勤綜合市場數據,顯示上半年首日升幅最高的三大創板新股,包括飈升29倍的奧傳思維(8091)及20倍的PF Group(8221),均以全配售上市,不是以全配售方式上市的公司首日最高升幅不到一倍,平均首日回報率僅10%,遜於主板的16%。對於現時重提「同股不同權」,歐振興稱新經濟發展並非只靠融資平台能成事,相比3年前,現在的環境或能提供契機,例如創科局的政策支持、河套區發展等,為科技企業提供生態環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