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升201點,收報25,871點,成交金額681億元。中資金融股及內房股發力,推動中港股市上漲,上證指在4月失守100天線後終於重返其上,除金融地產,白酒股繼續破頂,中小創代表深證指升幅較上證指更強大,A股升勢相當全面。港股同樣是中資金融股強勢,午後突然挾高騰訊(0700)令升勢擴大,有點好友偷襲得手的感覺,又或者真的是以升市來迎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
恒指近期上下限約為25,600至25,900點,昨日急升但並未突破,就算攻下了還得面對26,100點這一重大阻力。因此,當前部署不應先行假設會破頂,大方向還是應該買強沽弱,創52周高的股份是首選。一直領導港股上升的如騰訊、友邦(1299)、平保(2318)、手機設備股等,全都是反覆、整固過後再破頂。大致上,強勢板塊以科技和金融為主,後者明顯是內險最強,但券商股也開始有冷吼價值。
買強沽弱 首選52周新高股
傳統內險股近年積極轉型,由儲蓄型產品改為主打保障型產品,成為真正的保險公司。不過這條路不好走,一個主要阻礙是「新銳」險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如安邦、前海人壽等,動輒以高單位數字的回報作招徠,傳統壽險企業無法與其競爭,業務被嚴重分流,但隨着中保監大地震項俊波下馬,加上萬科(2202)被舉牌一役令中央震怒,「新銳」險企的保費收入出現斷崖式下跌。根據中保監數據,安邦人壽4月保費僅1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的402億元下降了96%;同為安邦系內的和諧健康4月保費為1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3億元下降了94%。
傳統「新銳」險企紛掉隊
此外,一些傳統險企未能成功轉型,亦開始出現掉隊情况。今年1至4月保費收入排名前10的險企中,平安壽險、太保壽險和太平人壽保費增速均超過30%,分別為36%、35%和33%,但華夏人壽、富德生命人壽、新華保險保費縮水嚴重,總保費分別同比下降27%、34%和18%,人保壽險總保費同比亦下降了4.8%。
至於老大哥中國人壽(2628)亦開始掉隊,4月單月保費同比下降38%,只有222億元;而平安人壽當月總保費同比增長三成,高出前者達33億元,成為4月一哥。反映在股價上,平保、太平(0966)及太保(2601)年初至今分別升了37%、27%及14%,均跑贏國指的12%。
平保太平太保跑贏國指
券商股今年同樣「掉隊」,即使上證指反覆回升,但股價卻未能跟隨。在中證監加強監管打壓垃圾股下,天量換手率不再,兩市成交始終偏少,而且兩融餘額減少,再加上資管、通道業務等的前景又不太明朗,投資者不願意給予過高的市帳率,但現在A股明顯回暖,始終利好券商股投資氣氛,二來估值也只是1倍至1.1倍市帳率,下跌風險不大,三來亦相對A股落後。以海通(6837)為例,年初至今就跑輸上證指達到5個百分點,只要反彈持續,券商遲早會有資金追落後。
[張兆聰 還看今朝]
恒指近期上下限約為25,600至25,900點,昨日急升但並未突破,就算攻下了還得面對26,100點這一重大阻力。因此,當前部署不應先行假設會破頂,大方向還是應該買強沽弱,創52周高的股份是首選。一直領導港股上升的如騰訊、友邦(1299)、平保(2318)、手機設備股等,全都是反覆、整固過後再破頂。大致上,強勢板塊以科技和金融為主,後者明顯是內險最強,但券商股也開始有冷吼價值。
買強沽弱 首選52周新高股
傳統內險股近年積極轉型,由儲蓄型產品改為主打保障型產品,成為真正的保險公司。不過這條路不好走,一個主要阻礙是「新銳」險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如安邦、前海人壽等,動輒以高單位數字的回報作招徠,傳統壽險企業無法與其競爭,業務被嚴重分流,但隨着中保監大地震項俊波下馬,加上萬科(2202)被舉牌一役令中央震怒,「新銳」險企的保費收入出現斷崖式下跌。根據中保監數據,安邦人壽4月保費僅1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的402億元下降了96%;同為安邦系內的和諧健康4月保費為1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3億元下降了94%。
傳統「新銳」險企紛掉隊
此外,一些傳統險企未能成功轉型,亦開始出現掉隊情况。今年1至4月保費收入排名前10的險企中,平安壽險、太保壽險和太平人壽保費增速均超過30%,分別為36%、35%和33%,但華夏人壽、富德生命人壽、新華保險保費縮水嚴重,總保費分別同比下降27%、34%和18%,人保壽險總保費同比亦下降了4.8%。
至於老大哥中國人壽(2628)亦開始掉隊,4月單月保費同比下降38%,只有222億元;而平安人壽當月總保費同比增長三成,高出前者達33億元,成為4月一哥。反映在股價上,平保、太平(0966)及太保(2601)年初至今分別升了37%、27%及14%,均跑贏國指的12%。
平保太平太保跑贏國指
券商股今年同樣「掉隊」,即使上證指反覆回升,但股價卻未能跟隨。在中證監加強監管打壓垃圾股下,天量換手率不再,兩市成交始終偏少,而且兩融餘額減少,再加上資管、通道業務等的前景又不太明朗,投資者不願意給予過高的市帳率,但現在A股明顯回暖,始終利好券商股投資氣氛,二來估值也只是1倍至1.1倍市帳率,下跌風險不大,三來亦相對A股落後。以海通(6837)為例,年初至今就跑輸上證指達到5個百分點,只要反彈持續,券商遲早會有資金追落後。
[張兆聰 還看今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