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有組織做了調查,指有超過一半人希望新一屆政府重啟政改,約51.1%。民間智慧之「半杯水」理論,即是近49%不認為有需要來屆重啟政改。我是其中一個。
當然,我不是建制派,但我不覺得需要重啟政改。
這兩年客觀環境完全改變
過去半年,我一直觀察,支持重啟政改的泛民朋友,理據其實與雨傘運動之前的沒有太大分別。但這兩年看到,客觀環境完全改變了,再用這些理據去說服社會大部分市民支持重啟政改,有點「搞笑」。
其一,政改有助改善現在行政與立法互相抵消的情况,有民望的特首施政會較暢順云云。
但又用回「半杯水」理論,現在行政立法拉鋸的情况,即是立法會拉布、拖住行政部門的做法,是因為立法會的選舉制度讓政黨碎片化,出現小黨「騎劫民意」之情况。假如稍為微調立法會直選選舉方法,例如用新加坡的「集選區」方法,再細膩地劃分選區,只要一張候選名單得票者最多的話,該名單內的候選人全勝。那麼,立法會碎片化的情况自然會大幅減少,再加上人大常委的DQ(disqualify)釋法守尾門,2020年建制派直選議席過半不是夢。屆時立法會就可以更改議事規則,大減拉布能量。到時立法會星期三的會議,不用半天就開完,為何要大費周章搞什麼雙普選?
其二,行政長官代表較廣泛的民意,可以利用民意有望推動更好的施政。
我又試用剛才之「半杯水」理論。部分「民主300+」選委,在林鄭月娥與曾俊華對決之時,不時攻擊林鄭月娥什麼「CY 2.0」、比CY(梁振英)更危險云云;到了林鄭贏出特首「選舉」之後,有「民主300+」的黨派就改口說什麼「疑中留情」、說什麼願意與林鄭溝通討論,甚至林鄭更出席這些黨派的晚宴。這間接證明了,只要北京「強力背書」,以及特首的身段稍為柔軟,泛民主流政黨就不會喊打喊殺了。既然如此,還需要搞普選特首來幹什麼?5年前的特首,未上任已經有人叫他下台;比照今日,現在有泛民政黨大叫「林鄭下台」嗎?
其三,北京要撤回8.31決定,讓市民有國際標準的真普選,真正落實《基本法》應承的循序漸進達至普選的責任云云。
好的,我又用「半杯水」理論。首先,基本法也說過,為23條立法,為何泛民次次又顧左右而言他?其次,關於8.31決定,其實是北京貫徹憲法意志的一個重要法律表述,重申憲法作為中國土地上所有法律的根本大法、作為中國土地上所有法律之母的重要法律象徵,是一個主權意志的貫徹,難道重申中國憲法第31條有關設立特別行政區的法律精神有錯嗎?8.31是給老百姓看的文件,當然寫得比較平民化,沒有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理論說一遍。香港部分自稱是中國憲法的專家都跑去佔中,難道就沒有研讀過憲法作為「根本規範」的權威性嗎?
客觀條件「唔就」 重啟政改只會有口水戰
說到這裏,這些「半杯水」的說法,因為現時社會氣氛稍為緩和而暫時消失在公共空間,但就不代表不存在。一旦重啟政改,這些說法又會再冒出來,社會又再吵作一團。香港要政改通過,就需要立法會三分之二通過。這裏,社會要先有足夠之能量,夾住立法會議員舉手通過。那麼在此之前,市民之間的不同政治陣營,就要先把上述「半杯水」的說法好好地理順。現時客觀條件「唔就」,一旦重啟政改,又只會有一場更高分貝的口水戰而已!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王慧麟]
當然,我不是建制派,但我不覺得需要重啟政改。
這兩年客觀環境完全改變
過去半年,我一直觀察,支持重啟政改的泛民朋友,理據其實與雨傘運動之前的沒有太大分別。但這兩年看到,客觀環境完全改變了,再用這些理據去說服社會大部分市民支持重啟政改,有點「搞笑」。
其一,政改有助改善現在行政與立法互相抵消的情况,有民望的特首施政會較暢順云云。
但又用回「半杯水」理論,現在行政立法拉鋸的情况,即是立法會拉布、拖住行政部門的做法,是因為立法會的選舉制度讓政黨碎片化,出現小黨「騎劫民意」之情况。假如稍為微調立法會直選選舉方法,例如用新加坡的「集選區」方法,再細膩地劃分選區,只要一張候選名單得票者最多的話,該名單內的候選人全勝。那麼,立法會碎片化的情况自然會大幅減少,再加上人大常委的DQ(disqualify)釋法守尾門,2020年建制派直選議席過半不是夢。屆時立法會就可以更改議事規則,大減拉布能量。到時立法會星期三的會議,不用半天就開完,為何要大費周章搞什麼雙普選?
其二,行政長官代表較廣泛的民意,可以利用民意有望推動更好的施政。
我又試用剛才之「半杯水」理論。部分「民主300+」選委,在林鄭月娥與曾俊華對決之時,不時攻擊林鄭月娥什麼「CY 2.0」、比CY(梁振英)更危險云云;到了林鄭贏出特首「選舉」之後,有「民主300+」的黨派就改口說什麼「疑中留情」、說什麼願意與林鄭溝通討論,甚至林鄭更出席這些黨派的晚宴。這間接證明了,只要北京「強力背書」,以及特首的身段稍為柔軟,泛民主流政黨就不會喊打喊殺了。既然如此,還需要搞普選特首來幹什麼?5年前的特首,未上任已經有人叫他下台;比照今日,現在有泛民政黨大叫「林鄭下台」嗎?
其三,北京要撤回8.31決定,讓市民有國際標準的真普選,真正落實《基本法》應承的循序漸進達至普選的責任云云。
好的,我又用「半杯水」理論。首先,基本法也說過,為23條立法,為何泛民次次又顧左右而言他?其次,關於8.31決定,其實是北京貫徹憲法意志的一個重要法律表述,重申憲法作為中國土地上所有法律的根本大法、作為中國土地上所有法律之母的重要法律象徵,是一個主權意志的貫徹,難道重申中國憲法第31條有關設立特別行政區的法律精神有錯嗎?8.31是給老百姓看的文件,當然寫得比較平民化,沒有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理論說一遍。香港部分自稱是中國憲法的專家都跑去佔中,難道就沒有研讀過憲法作為「根本規範」的權威性嗎?
客觀條件「唔就」 重啟政改只會有口水戰
說到這裏,這些「半杯水」的說法,因為現時社會氣氛稍為緩和而暫時消失在公共空間,但就不代表不存在。一旦重啟政改,這些說法又會再冒出來,社會又再吵作一團。香港要政改通過,就需要立法會三分之二通過。這裏,社會要先有足夠之能量,夾住立法會議員舉手通過。那麼在此之前,市民之間的不同政治陣營,就要先把上述「半杯水」的說法好好地理順。現時客觀條件「唔就」,一旦重啟政改,又只會有一場更高分貝的口水戰而已!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王慧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