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胡孟青﹕線上線下合一 通脹難升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26日 06:35
2017年06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亞馬遜(AMZN)以近137億美元,相當於過千億港元,收購了美國超市Whole Foods,消息公布後,雖然評級機構警告,亞馬遜評級會受影響,但無礙其股價表現。


是次為亞馬遜歷來最大金額的收購。但最有趣的是,以往但凡一宗重大交易,所收購牽涉的行業相關股份,被捧為影子股的往往都一併被炒上,但今次情况剛好相反。交易公布後,亞馬遜市值一度增加約150億美元,惟Whole Foods的對手同業們股價則全線大跌,市值蒸發最少300億美元;當中Walmart及Target均下跌了約5%。


很明顯,市場視這次交易為對美國傳統零售及超市行業的嚴重挑戰,而非機遇。的確,美國只有一家亞馬遜,一個市佔最大的網購平台既然已經在行業出手收購,再買同類公司的效益已經大為有限。如果看看亞馬遜,淨利潤率計大概只有1.7%,反之Whole Foods的淨利潤率超過3%,新客戶、新網絡、新供應,以至物流倉儲等添置,數百億美元對亞馬遜的利潤指標提升幅度,確真會注入一定想像空間。


科網公司壟斷化 另一個工業革命

傳統企業的發展走到盡頭,令到它們在行業之間的橫向及垂直形式擴張,所產生的規模效益相當有限。不論馬雲抑或貝索斯,近年所提出的都如出一轍,就是從線上走向線下,網絡滲透至實體,以鞏固來貨、客源等,發揮虛實合一的作用。換句話說,能夠推升股市的併購動力,似乎僅僅繫於線上企業的對象,繫於它們對每個行業實體傳統公司的線上線下合一所帶來效益的評估。以Walmart等大型零售股的股價表現來說,市場基本上是相信,沒有科網公司的協同效益,這批傳統公司就發展有限,更甚者,面對不久將來發生的再壟斷化,通通由科網公司擔大旗。


近日,很多華爾街大行都對科網股吹淡風。的確,股價升幅太大就必然要有所調整,但如果否定盈利增長動力的話,很大程度上既否定上市企業的盈利上升空間、及漠視了隨着經濟轉型,科網公司所帶來的潛在再壟斷化可能性。


現在,日常生活每一部分都高談網絡化、人工智能化,信的話,根本就是另一個工業或經濟大革命。科技、網絡的普及,需要的勞動力投入只會有限,換句說話,所產生的額外就業機會只會更少。網購的盛行,基於仍然處於競爭階段,售價的比併是爭取網購客戶的原動力,通脹又哪會有上升能力?中央銀行如果想清楚世界在變,位高權重的他們,應該盡快拋下書本,以免再做錯決定。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