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駐京周記:狗肉節愈抗議愈好生意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24日 06:35
2017年06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廣西玉林注定因為當地夏至食狗肉的習俗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對於是否應該吃狗肉,民間長期有截然不同的兩派,反對者認為食用伴侶動物毫無人性,支持者則認為個人自由不應被干涉。


吃狗習俗多地有 非玉林獨好

實際上,食用狗肉並非玉林一地獨好,同在廣西的欽州靈川和首府南寧等地,乃至於貴州、廣東(湛江、雷州)、江蘇(揚州、沛縣)以及東北三省多有食用狗肉的習俗。但在動物保護組織多年抗議下,玉林已經成為「屠狗」和「不開化」的代表。


可是玉林多家被抗議過的餐館在近幾年均賺得盆滿缽滿。由於本地人的相關消費不會出現太大增長,所以新客或更多來自於玉林市外,這也意味着近年來玉林狗肉供應量或已高於被抗議前,這也許出乎動保主義者的意料之外。


強制檢疫相對易實現

動保主義者們認為狗隻是伴侶動物不應被食用,從記者的個人情感來說,當然應該支持。但從法律層面來看,在中國食狗肉並不違法。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狗自古以來是六畜之一,其他五畜都可任意食用,沒理由單獨禁食狗肉。若從文明角度來看,或許和其他生物一樣,不虐殺、不當街血腥屠殺是最低底線。


多年以來,內地逐漸建立起的家畜及家禽的集中屠宰和強制檢疫制度,在有食狗傳統的地區亦有,但也未普及到全國,以至於內地食用狗隻很大部分是沒有經過嚴格檢疫,並因此衍生出大量的盜獵寵物犬及病死、毒死狗隻被端上餐桌,食客亦難保不會中招。相對而言,呼籲狗隻強制檢疫會比呼籲訂立「動物保護法」,更容易被內地政府接受,這或許是在目前條件下對狗隻的最大限度保護。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