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筆陣﹕梁振英可以做到從硬變軟嗎?/文:阮紀宏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23日 06:35
2017年06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文章】特首梁振英(CY)在任期即將屆滿的前夕,言必談「一帶一路」、大灣區,看來他已經開始做角色轉移的工作。這個由香港特首向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角色轉變,同時要求他轉變工作作風,由硬推政策到軟賣意見,相信他本人對種種轉變的要求是清晰的,只不過從性格使然,他是否能夠做到則是個問題。
6月11日,由梁振英競選特首助選團演變而成的齊心基金會,為他舉行了一場茶話會。活動開始前,播放了一段短片,由不同人士用三言兩語說他們對梁振英的印象和交往經歷,當中都是描述梁振英「軟性」的一面,比如前新聞處長丘李賜恩說:我覺得CY一點都不難相處,我和他不知相處得幾好,人家說他悶、說他嚴肅,他卻經常跟我說笑。
齊心基金會行政總裁張瑞蓮,從競選開始跟着梁振英,原本以為梁振英只不過是另一個政客,直到有一天,她跟隨梁振英到天水圍探訪,一名市民抓住他的手不放,說你當選後一定要回來。這種事情也不是第一次或者唯一一次,令張瑞蓮對梁振英改觀的是,CY後來在對別人複述這番話時,竟然眼淚盈眶;問他為何如此感觸,他說:點解市民會捉住我隻手唔放?因為咁多年來他們被遺棄。張瑞蓮聽罷也為之動容。及後看到CY在當選後為天水圍做了很多事,還不時自己去天水圍走走看看,張說:很多政客說過的話不算數,但CY真的上心。
這種對CY觀感上的轉變,很多「梁粉」都有共鳴。他們異口同聲說,只要跟CY有過直接的交往,所得到的印象跟在傳媒上所說的,完全不同。這些「梁粉」的感覺,應該是真實的;但能夠跟CY有直接接觸的人畢竟不多,很多人還是憑傳媒塑造的形象來決定對CY的看法。
梁振英作為特首,在行政立法關係幾乎陷入崩潰邊緣的情况下,他要推行任何政策,幾乎只有硬推的一種辦法。加上他認為對的,還會堅定地堅持,比如小學生基本能力評估研究計劃,候任特首林太說可以擱置,但梁振英馬上回應,要改也是7月1日之後。現任特首對於現行的政策,他當然可以堅持,但作風未見柔軟下來。
政協新角色需要軟推銷
梁振英今後要在全國政協副主席這個位置上,繼續做香港與中央關係的橋樑。這個角色是中央對他的要求,也是梁振英本人想做的。但要做好這個工作,就要有新的工作方法和作風,對於「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特區政府需要有政策的配合;但政策的制訂與推行,是特區政府的事情,是特首的工作。作為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應該以他的識見、人脈關係,去蒐羅香港社會上各種意見,以及說服他們配合中央和特區政府推出的政策。這就需要「軟推銷」(soft sell)。
對於港獨,無論是特首還是政協副主席,都需要義正辭嚴加以鞭撻,對此使用硬功,無可厚非。但香港目前對於「一帶一路」對香港有什麼好處、粵港澳大灣區是否將香港變成廣東的一部分,這些都需要苦口婆心地去就各個不同層面的問題,向受影響的對象,逐個就逐條問題,一一解釋和說服。絕對不是政府推出的政策或者措施,或者訂立一條法例,要求市民服從和遵守。「軟推銷」不能用強硬的語言,不能用好鬥的手法,最重要的是不能得罪還沒有信服你的「買家」。
梁振英作為政協副主席,毫無疑問,有識見和能力去做好配合國家發展的工作;但在「軟推銷」方面也能勝任嗎?「梁粉」說:CY也有鐵漢柔情的一面,是個好的住家男人,一個愛栽種生命的人,心腸壞不到哪裏去。按照這個說法,CY沒有不勝任的理由。
而且,梁振英所做的,也會見到效果,比如他為天水圍的中學生聯繫實習計劃,有學生到了律師行和地產集團實習;他又安排香港大學學生到海南博鰲論壇做義工,這些學生都很感激。這次在「我和CY有個約會」的茶敘會上,看到很多年輕人的面孔,這些年輕人將會使CY支持者「可持續發展」。
他能令非梁粉心服口服嗎?
傳媒對CY的攻擊,不會因為他卸任特首而有所停息,個別媒體甚至會抓住不放。但這是不變的因素。既然這種攻擊沒有令中央對梁振英改觀,以後也不會。所以,最後的問題還是回到CY本人能不能改變作風的問題。他能夠令「梁粉」心服口服;那些不是「梁粉」的市民呢?
長期為梁振英拍攝的攝影師李俊傑說:CY有爸爸的感覺,每次落區,一見到小朋友就會變了個爸爸樣,上前抱抱、傾偈、玩遊戲。他描述CY所做的,是不爭的事實;這名攝影師的個人感受,也不容爭論。但CY曾經說過,他哄他的孩子入睡所唱的歌,竟然是高亢的《我的祖國》。究竟梁振英是否能夠使用柔軟的手法來推銷概念,還是一個揮之不去的疑慮。
資深傳媒人
[阮紀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