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李梓敬﹕中國歷史 必不可少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23日 06:35
2017年06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偉大和輝煌的,中華文化也是人類最燦爛的文化寶藏之一。作為中國人的一分子,我們更加有必要和責任為傳承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盡一分力,甚至發揚光大,讓中華民族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故此,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近日接受訪問時提及,計劃將中國歷史科納入初中必修科目,並增強幼童的國民身分認同,培養「我是中國人」的觀念,我是認同的,也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舉措。


畢竟,香港曾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被英國殖民管治了155年,其間與內地的政治體系和文化教育基本上是割裂的。故此,當香港回歸祖國,成為國家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後,其實有必要加大力度重新培養國民身分認同,並視之為「去殖民」的一種手段,否則港人是難以從精神上融入國家。


另一方面我們亦不應對中國歷史教育和國民身分認同妖魔化。試問一下,難道美國和英國又沒有國民身分認同的灌輸嗎?難道主流英國人和美國人會反對學生了解自己民族和國家的歷史嗎?說實話,培養國民身分認同的工夫是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的,例如在大型體育賽事前奏唱參賽球隊的國歌、重大場合的升旗儀式等,都是灌輸國民身分認同的一種普遍手段,難道又要禁止?


近年,本港的分離主義勢力愈來愈活躍,不斷散播獨立思潮,甚至在中學校園外派發港獨傳單,難道只許激進派「宣獨」,不許愛國愛港陣營「反獨」,建立國民身分認同?從國際社會的普世價值上看,愛國是一種光榮和高尚的情操,叛國卻是可恥的行為,舉世皆如是,香港豈會例外?

近日,親反對派的媒體大篇幅報道林鄭將重推「洗腦」的國民教育,顯然又是一種妖魔化國民教育和林鄭的手段。正如上段所言,林鄭計劃加強的是中史教育,而世界上哪一個民族會反對自己的下一代認識國家與民族的歷史呢?何况,林鄭只是提出她的倡議,並未提出任何具體政綱,反對派從何斷定是「洗腦」?


期望政府加強對學校的中史支援

無論如何,中國籍的香港人是中國人的一分子,香港是國家的特別行政區,這是毋庸置疑的政治現實,是不容否定的。既然中國是我們的國家,我們流着中華民族的血脈,行政長官期望加強市民的國民身分認同,要求下一代多學習中國歷史,豈非理所當然?反對的人,除非他們不承認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吧!


當然,良好意願也需要妥善執行的配合。我期望特區政府加強對各學校的中國歷史科支援,並以不加重學生壓力的軟性方式授課,減少學校與學生的抗拒,把好事辦得更好!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主席

[李梓敬]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