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回歸前夕,香港出現移民潮,而近年續領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簡稱BN(O))的人數上升,港人身分認同仍是社會熱話。董建華憶述,當年父親、「船王」董浩雲指他的能力不足以升讀香港大學,遂安排他到英國讀大學,但要求他不要申請外國護照,吩咐他要等待能拿中國護照的一天。
囑勿申外國護照
當年香港大學是香港唯一一所大學。下月年滿80歲的董建華笑言,當年父親稱他能力不足,「說我不能入讀香港大學」,也沒有辦法安排他進港大,於是安排他到英國利物浦大學升學。董建華說,「出門前,父親曾叮囑他不可以申請其他國家的護照,等有一天,要取中國護照」。
董建華指,當年在英國外出時,只帶着一張香港身分證明書(Certificate of Identity,CI),仍記得要對摺3次,「這是給沒有國籍的人(this is for stateless persons ),我暫時去這個『借用的地方和借來的時間』(borrowed place, borrowed time)」。董稱,當天答應父親,是因父親曾經歷列強侵華,經常跟他講歷史,分享對國家的情感,「我有這樣的家教,有這樣的傳統」,因而跟父親學會愛國。
囑勿申外國護照
當年香港大學是香港唯一一所大學。下月年滿80歲的董建華笑言,當年父親稱他能力不足,「說我不能入讀香港大學」,也沒有辦法安排他進港大,於是安排他到英國利物浦大學升學。董建華說,「出門前,父親曾叮囑他不可以申請其他國家的護照,等有一天,要取中國護照」。
董建華指,當年在英國外出時,只帶着一張香港身分證明書(Certificate of Identity,CI),仍記得要對摺3次,「這是給沒有國籍的人(this is for stateless persons ),我暫時去這個『借用的地方和借來的時間』(borrowed place, borrowed time)」。董稱,當天答應父親,是因父親曾經歷列強侵華,經常跟他講歷史,分享對國家的情感,「我有這樣的家教,有這樣的傳統」,因而跟父親學會愛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