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稱港缺政策研究機構 政治人才不足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23日 06:35
2017年06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董建華認為,香港需要高質素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及培育政治人才,但目前問責官員的薪酬無吸引力,難吸引優秀人才。他又認為香港政黨欠成熟,特首組成政黨聯盟的構思可能是對的,但如果水平不足,也可能只是「吵來吵去」。


去年6月董建華在演講中提到,回歸以來歷任特首都難「行政主導」,使歷屆政府都出現「期望有所為而不能為」的處境,認為問題根源在於特首不領導任何政黨,而立法會議員都是民選產生,與特區政府爭持不下,造成嚴重內耗。


董建華周三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香港沒有高質素的公共政策研究所,「700多萬人口、這麼有錢的地方,卻沒有這樣一個組織,怎樣能培養政治人才和政府管治人才?」他說:「即使梁振英、林鄭月娥怎樣做,都沒有(足夠)人手」。


指問責官薪酬低 難吸優秀人才

身兼團結香港基金主席的董建華認為,問責官員薪酬不夠吸引,不足以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問責團隊,「如果你叫銀行大班到政府幫手,做財政司長,他要減一半薪金,(入政府後)不斷給人罵」。


董建華2002年連任特首後嘗試組建執政聯盟,委任建制派政黨領袖入行政會議,換取政黨支持政策。03年7月時任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在七一遊行後不同意政府堅持23條立法而辭職,執政聯盟便名存實亡。


董建華認為,在歐洲一些國家,三四個政黨組成聯盟執政,但以目前香港的政黨來看「是大問題」,他也不肯定哪種模式對香港最好。


執政聯盟構思 水準不足變吵架

他表示,特首組織執政聯盟或成為政黨領袖的構思是對的,但關鍵還要看有無人才,以及是否有共同理念;「如果牛和馬傾偈,怎麼辦?這些構思都是對的,但要培養人才,無論哪個黨都好,要有這樣的水準,如沒有這樣的水準,搞來搞去整天在吵架」。他表示:「為什麼我們沒有遠景和前瞻看法,只爭拗眼前的問題?」


邁向民主 「過程要行政主導」

董建華認為,香港要邁向西方式民主,還有很長的時間,「過程中最重要有行政主導」,他強調,「不是明天吹雞普選,就OK」。


談到管治等問題時,董建華說,「我80歲了,但每一天我在呼吸,一定要想這些問題,真的很擔心。」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