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行政立法新關係 求同存異掃烏雲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22日 06:35
2017年06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率領新班子登場交代施政抱負,強調管治新風格。對於有泛民議員質疑缺乏新面孔,只是「二流班子」,林太和候任政務司長張建宗都大力淡化,承諾任內努力改善行政立法關係。過去兩個多月,林太與泛民互釋善意,為溝通營造良好氣氛,隨着下月新政府正式上場,如何將友善姿態化為實際行動,積極尋求策略合作空間,才是真正考驗。重塑行政立法新關係,一隻手掌拍不響,新班子與泛民必須明白雙方各有底線和難處,設法求同存異,勿因個別矛盾分歧而放棄對話合作。


新班子無驚喜無驚嚇

泛民批評克制留餘地

新班子大都是舊面孔,當中不少是公務員體系出身,只有民主黨前成員羅致光空降加入,就連林太也不得不承認新班子「無驚喜」,可幸亦「無驚嚇」。雖然林太多番強調新班子屬「實幹型」團隊,各位獲任命的官員都是「有心有力、有承擔」,認同她所提倡的與民共議管治新風,不過公務員向來予人保守因循印象,林太上任後必須身先士卒,以實際行動證明舊人事一樣可以有新作風,能夠帶來驚喜。


坊間有人揣測,中央收緊了司局長的人事任命,令林太組班受到掣肘,說得繪影繪聲,然而這類政圈流言永遠難以查證,倒是本港政治環境惡劣,很多才俊之士不願進入政府這個「熱廚房」,卻是公認的事實。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為「熱廚房」降溫,是新班子一大考驗,亦是林太「管治新風」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過去數年行政立法機關對立嚴重,拉布成為家常便飯,很大程度是因為梁振英與泛民勢成水火,毫無信任可言;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實際就是重塑政府與泛民的關係。


自從林太當選特首後,林太與泛民均明白市民希望修補撕裂,雙方互釋善意。這邊廂,林太積極約見泛民政黨,就如何善用50億元教育新資源等議題,聽取意見;另一邊廂,泛民也採取「疑中留情」態度,先觀察林太組班情况。綜觀昨天泛民黨派對新班子的評價,說不上是正面,例如公民黨便質疑新班子以舊人為主,是否能夠做到「管治新風格」?民主黨涂謹申甚至形容是「二流班子」,然而值得留意的是,泛民的批評其實已算克制,留有餘地,未有斷然排除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的可能,反映對林太「管治新風」仍然採取觀望態度。至於林太和張建宗的回應也算得體,林太強調會繼續以坦誠態度與各黨派交流,張建宗則表示,相信下屆政府與立法會關係「容易交流」,此「易流」不同彼「二流」。


政治烏雲湧起現隱憂

管控分歧免一拍兩散

當然,新政府上任後,林太與泛民之間能否保持相對緩和的政治氣氛,仍然是一大疑問。行政立法關係能否重回正軌,一大關鍵是新班子和泛民能否把握當前機會,由互釋善意邁向策略性的合作。林太的50億元教育新資源提案,據悉各黨派已有默契,設若立法會能夠順利在7月休會前通過撥款,對政府與泛民逐步重建互信無疑甚有幫助,然而這不過是雙方尋求合作改善關係的試金石,關鍵是如何令到這種策略合作能夠常態化,不會曇花一現。據悉林太建議可以每月一至兩次在周三立法會大會加插半小時答問環節,讓她出席回應議員質詢,搭建更多溝通對話平台,毋須局限於目前一年4次的行政長官答問大會。有關建議無疑是好事,然而如果政府與泛民無法建立常態化的合作關係,再多的對話機會,也只會淪為惡言相向的謾罵平台。


林太上任在即,政治烏雲近日亦有漸漸湧起之勢。對於近日有傳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頗有機會成為教育局副局長,部分泛民議員反應激烈,質疑她有親北京背景,如果政府任命,將令當前的良好政治氣氛「一掃而空」;另外,西九高鐵總站「一地兩檢」的安排,也是下屆政府難以迴避的敏感政治議題。新班子與泛民的關係其實相當脆弱,雙方都必須有求大同存小異的政治意願和智慧,小心拿揑進退之道,否則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的希望,隨時可能化為泡影。


延續過去數年的政治死鬥,只會令香港繼續停滯不前,所有人都是輸家。無論是下屆政府還是泛民都必須明白,雙方各有底線和難處,難望事事令對方滿意,關鍵是如何好好管控分歧,以免雙方關係全面破裂。近月公民黨和民主黨跟林太會面,提出了不少政策主張,諸如取消強積金對冲、制訂檔案法等,這些都是雙方可以好好合作的課題。重塑行政立法新關係,核心在於求同存異,一拍兩散對雙方沒有好處。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