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機械人文宣打手 社交網政治造勢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21日 06:35
2017年06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牛津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全球各地都在利用社交媒體作政治宣傳以操縱民意,當中包括中國大陸和台灣;俄羅斯的社交媒體也是政治戰場,高度活躍的Twitter帳戶有約45%由機械人操作。


牛津大學研究 中俄普遍現象

牛津網絡研究院的12人團隊展開「運算宣傳研究」,涵蓋9個國家地區,除中國大陸、台灣和俄羅斯外,還有美國、加拿大、德國、巴西、波蘭和烏克蘭,共訪問65名專家,分析七大社交媒體在選舉期間、政治危機和國家安全事件發生時的數千萬則帖文。關於大陸的研究部分發現,親政府和反政府者在Twitter利用多個假帳戶鬥法,宣傳目標是海外網民,而微博亦充斥着民意操控活動。台灣方面,網上宣傳可分兩大類:針對國內政治議題和造勢活動的內部宣傳,以及源自中國大陸並提倡統一的兩岸政治宣傳。近期的運算和社群研究指出,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政治宣傳主要仰賴人為,估計有數千個反台灣總統蔡英文的fb帳戶,雖然並非全賴自動化產生但統一發聲,有些甚至分享內地的政治口號。


牛津大學網絡研究教授霍華德(Philip Howard)表示,研究發現傳統政治文宣的「謊言、垃圾、錯誤信息」在網絡世界廣泛散播,且受到facebook或Twitter的演算法協助散播。研究顯示,比較簡單的伎倆包括用假帳戶自動按讚、分享和發帖。這些帳戶利用演算法提升曝光率,淹沒真人之間的理性討論,也可讓按讚數等網絡支持率看起來大於現實,製造高人氣假象。


假象「谷」人氣 引發真實支持率

計劃研究總監伍利(Samuel Woolley)形容,這種高人氣假象屬於「製造共識」,即人為產生所謂的共同意見,令到一些參與選舉的候選人因此獲得本來沒有的支持度。報告指出:「候選人的網上高支持率假象,能透過『西瓜偎大邊』效應,引發真實的支持率。」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