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自2005年開始,香港青年協會聯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及香港中文大學,合辦創意科藝工程計劃(Learning through Engineering, Art and Design,簡稱LEAD),一方面舉辦各類科技比賽及活動,另一方面亦推出不少新穎的專題課程。今年暑假有11個LEAD Lab系列課程,分別為初小至高小生、高小至初中生而設。
課程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着重編寫程式,除了製作Apps、機械人之外,重點課程是製作逃脫遊戲及動畫廣告。當中會使用到由MIT開發、專為8至16歲用家而設的程式軟件Scratch。這軟件巧妙地運用圖畫、形狀,展示抽象的程式語法,令用家易於掌握。除了能接觸編程之外,製成品還可上載到Scratch官方網站,與全世界玩家分享。
第二類課程則有較多手作成分,所謂手作不是做手工藝,而是動手砌模型,令孩子有空間發揮創意。例如「物聯網——掌控家居」一班中,小朋友會學習3D模型設計,製作出枱燈等電器的小模型;之後再結合科技元素,包括安裝傳感器、使用物聯網等,建構出迷你版智能家居,只要用App就可控制電器的開關,從中學習到雲端等新科技。
發揮創意 設計VR夢想世界
LEAD單位隊長許劍平表示,過往以機械人製作班、App設計班較受歡迎,今年再新增了貼近時下科技的課程,例如「VR虛擬世界大冒險」,參加者將學習有關虛擬實境的知識,利用軟件設計自己的VR夢想世界後,再將完成品上載至手機。
另外,現在愈來愈流行的無人機,也是課程內容之一。在「無人機奏鳴Code」班中,透過無人機的運作,小朋友會了解空氣動力學、飛行原理,並訓練三維(3D)的空間感、手眼協調,「他們要控制無人機去完成各種任務,但不止學習如何遙控,課程裏也會加入編寫程式的元素」。
許劍平強調,LEAD的理念是要塑造孩子的思維模式,懂得適應新科技,並用來解決困難,「這對新一代孩子尤其重要。上一代的學生上電腦堂,學的都是較生硬的技巧,例如教用軟件打文件,老師會教一些按鈕的位置、達到什麼功能。但軟件一轉了新版本,大家就不知道按鈕去了哪兒」。現今科技進步得快,相比起如何用某個軟件,更重要讓他們有適應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科技知識和實踐外,每班都設有分享時間,讓孩子介紹自己的作品,「一來訓練小朋友表達個人想法,二來聆聽他人分享,都可以學習互相欣賞」。
•青協創意科藝工程計劃(圖)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43期]
課程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着重編寫程式,除了製作Apps、機械人之外,重點課程是製作逃脫遊戲及動畫廣告。當中會使用到由MIT開發、專為8至16歲用家而設的程式軟件Scratch。這軟件巧妙地運用圖畫、形狀,展示抽象的程式語法,令用家易於掌握。除了能接觸編程之外,製成品還可上載到Scratch官方網站,與全世界玩家分享。
第二類課程則有較多手作成分,所謂手作不是做手工藝,而是動手砌模型,令孩子有空間發揮創意。例如「物聯網——掌控家居」一班中,小朋友會學習3D模型設計,製作出枱燈等電器的小模型;之後再結合科技元素,包括安裝傳感器、使用物聯網等,建構出迷你版智能家居,只要用App就可控制電器的開關,從中學習到雲端等新科技。
發揮創意 設計VR夢想世界
LEAD單位隊長許劍平表示,過往以機械人製作班、App設計班較受歡迎,今年再新增了貼近時下科技的課程,例如「VR虛擬世界大冒險」,參加者將學習有關虛擬實境的知識,利用軟件設計自己的VR夢想世界後,再將完成品上載至手機。
另外,現在愈來愈流行的無人機,也是課程內容之一。在「無人機奏鳴Code」班中,透過無人機的運作,小朋友會了解空氣動力學、飛行原理,並訓練三維(3D)的空間感、手眼協調,「他們要控制無人機去完成各種任務,但不止學習如何遙控,課程裏也會加入編寫程式的元素」。
許劍平強調,LEAD的理念是要塑造孩子的思維模式,懂得適應新科技,並用來解決困難,「這對新一代孩子尤其重要。上一代的學生上電腦堂,學的都是較生硬的技巧,例如教用軟件打文件,老師會教一些按鈕的位置、達到什麼功能。但軟件一轉了新版本,大家就不知道按鈕去了哪兒」。現今科技進步得快,相比起如何用某個軟件,更重要讓他們有適應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科技知識和實踐外,每班都設有分享時間,讓孩子介紹自己的作品,「一來訓練小朋友表達個人想法,二來聆聽他人分享,都可以學習互相欣賞」。
•青協創意科藝工程計劃(圖)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43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