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簡單材料做手工 數學科學不刻板
香港科技大學每年都會舉行「小朋友@科大」工作坊,供小三至小六學生參加,今年設有數學工作坊,就以幾何學為主題,讓小朋友可以認識到多種圖形。
分組計時比賽增趣味
香港科技大學資優教育發展中心項目統籌黃焯琪表示,團隊在設計工作坊時,都會刻意加入與平日上學不同的內容,「報名參加工作坊的小朋友,有些真的很愛數學,不介意埋頭計數;但也有些想尋找有趣的方法學數,所以我們會加入不同元素,增添樂趣」。
工作坊的活動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算術比賽,在教授三角形、多邊形的特性時,小朋友要學習如何計算角度,也要分組計時比賽等,增加學習樂趣;第二部分是手工活動,小朋友會製作一個測斜儀,用作測量斜坡角度。「平日小朋友記公式去計算角度,但透過做手工,一樣能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認識量角度的方法,過程更開心。」
用硬卡紙、剪刀即可製作
值得一提的是,手工以硬卡紙、剪刀等完成,「我們採用的全是簡單材料,希望令小朋友感覺到,數學的形象並不刻板,而且與日常生活相距不遠」。
至於第三部分則是親身體驗,小朋友將學習使用量角器,「但跟平日不同,不是用在平面的紙張上。這次的量角器經過特別加工,可以垂直使用」。她透露,量角器加裝了飲管、珠子等小物件,舉起後都能維持水平,「這樣小朋友就可以拿着量角器,量度四周不同物件,例如看出窗外,就能找出山坡傾斜的角度。比起紙上圖形,為景物量度一定有趣得多」。
親睹金屬生鏽過程
除了數學外,亦有以「我們的空氣」為主題的科學工作坊,既會傳授科學知識,如空氣的成分、二氧化碳對生活的影響等,也會做實驗。其中一個實驗是在鋼絲絨上,加上特定物料令它生鏽,讓孩子親眼目睹金屬生鏽的過程,從中認識何謂氧化作用。
黃焯琪指出,實驗包括動手做和觀察,所佔時間較長,但事後講解也相當重要,「小朋友理解了科學原理,才能套進生活常見的現象」。
正如在另一個實驗裏,小朋友會在樽裏放進特定物質,使內裏出現煙霧,之後再加水搖動,「他們會見到煙漸漸消失,進而明白到為何下雨後,空氣會變得清新」。
•小朋友@科大工作坊(圖)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43期]
香港科技大學每年都會舉行「小朋友@科大」工作坊,供小三至小六學生參加,今年設有數學工作坊,就以幾何學為主題,讓小朋友可以認識到多種圖形。
分組計時比賽增趣味
香港科技大學資優教育發展中心項目統籌黃焯琪表示,團隊在設計工作坊時,都會刻意加入與平日上學不同的內容,「報名參加工作坊的小朋友,有些真的很愛數學,不介意埋頭計數;但也有些想尋找有趣的方法學數,所以我們會加入不同元素,增添樂趣」。
工作坊的活動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算術比賽,在教授三角形、多邊形的特性時,小朋友要學習如何計算角度,也要分組計時比賽等,增加學習樂趣;第二部分是手工活動,小朋友會製作一個測斜儀,用作測量斜坡角度。「平日小朋友記公式去計算角度,但透過做手工,一樣能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認識量角度的方法,過程更開心。」
用硬卡紙、剪刀即可製作
值得一提的是,手工以硬卡紙、剪刀等完成,「我們採用的全是簡單材料,希望令小朋友感覺到,數學的形象並不刻板,而且與日常生活相距不遠」。
至於第三部分則是親身體驗,小朋友將學習使用量角器,「但跟平日不同,不是用在平面的紙張上。這次的量角器經過特別加工,可以垂直使用」。她透露,量角器加裝了飲管、珠子等小物件,舉起後都能維持水平,「這樣小朋友就可以拿着量角器,量度四周不同物件,例如看出窗外,就能找出山坡傾斜的角度。比起紙上圖形,為景物量度一定有趣得多」。
親睹金屬生鏽過程
除了數學外,亦有以「我們的空氣」為主題的科學工作坊,既會傳授科學知識,如空氣的成分、二氧化碳對生活的影響等,也會做實驗。其中一個實驗是在鋼絲絨上,加上特定物料令它生鏽,讓孩子親眼目睹金屬生鏽的過程,從中認識何謂氧化作用。
黃焯琪指出,實驗包括動手做和觀察,所佔時間較長,但事後講解也相當重要,「小朋友理解了科學原理,才能套進生活常見的現象」。
正如在另一個實驗裏,小朋友會在樽裏放進特定物質,使內裏出現煙霧,之後再加水搖動,「他們會見到煙漸漸消失,進而明白到為何下雨後,空氣會變得清新」。
•小朋友@科大工作坊(圖)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43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