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3價錢 輕、軟、保暖更透氣 氂牛毛變溫柔 挑戰茄士咩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20日 06:35
2017年06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不少廉價外地服飾品牌打入香港,來自西班牙、瑞典、日本、韓國……成為不少年輕人的至愛服飾。隨着時裝界競爭加劇,業界突圍除了要靠款式,為求有更多話題,對於新物料的需求更大。早前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便研發出新技術,利用現時市場較少見的西藏氂牛的毛來生產毛衣,更解決氂牛毛粗幼長短不一的問題,將所有得到的毛用盡於紡織上。更重要是編織出的衣料,與貴價茄士咩(Cashmere)手感相若,但透氣度更高,成本價約是茄士咩的一半至三分之一。


以往織地氈帳篷少做衫

氂牛是青藏高原的長毛牛,而在西藏,是藏民飼養的牲畜之一。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業務拓展總監陳慧欣表示,藏民一直都有利用氂牛的毛,但難以製作柔軟的衣物。「氂牛毛有70%屬於短毛,其餘則為長毛;另外,粗毛又佔70%,其餘為幼毛;所以過往業界想利用來製衣,只能選出長度合適的幼毛,才能編織出近似棉質的衣服,而這些毛只佔所有毛的三成左右。而過往藏民亦有使用氂牛毛,來製作一些質地較粗糙的紡織物,例如帳篷的外層、廟宇掛飾篷布、地氈等,較少用來製作衣物。」


新技術解決粗幼毛夾雜

過往被業界視為價值低的物料,但陳慧欣表示,如果能善用,除了能為時裝界提供新物料,亦能改善藏民收入,「其中一個方法是用盡氂牛毛製作衣物,以提高可用度,難度都幾高,因為短毛數量多,編織時做不好,便會有毛頭彈出,容易產生毛球。至於毛太粗,又會令到質料的柔軟度下降,減少舒適度。所以特別研發一個專用的分解器及合成器,為氂牛毛分類及重新編織」。


記者親手接觸新技術所編織的氂牛衣料,與茄士咩相比,柔軟度相近,而密度上在肉眼看來亦沒有太大差別,至於製作成的針織衣物,其質感亦與市面所接觸到的高級衣物相若。陳慧欣指出,在新技術下可將氂牛毛的特性發揮出來,「在實驗室內的化驗結果,氂牛毛相比茄士咩,在柔軟度及保暖能力,兩者的得分相若。但由於氂牛毛有70%粗毛,所以每平方米重量,氂牛毛只得191.8g,比茄士咩的215.8g更輕,同時在透氣度上,氂牛毛更比茄士咩優勝」。


提到氂牛,讀者或關心會不會對生態構成影響,現時野生氂牛屬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物種,亦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過藏民飼養的氂牛不在此限,陳慧欣解釋﹕「剪毛過程跟羊毛差不多,每年只會剃一次毛,一隻牛大約可得1kg至2.5kg。預計在半年至一年內便可商品化,早前曾在外國展出氂牛毛衣料,有外國品牌表示有興趣,相信這種物料好快可以在市面出現」。


文:勞耀全

圖:劉焌陶、網上圖片

feature@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