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6月8日,美國人都在看新聞直播,看一個被革除的FBI局長如何在全世界面前指證總統滿口謊言。如果太平洋對岸的香港人也有看的話,或許會倒抽一口涼氣,心裏納悶為什麼香港的立法會是完全另一個模樣。
美國議員把握時間 盡量不作廢話
美國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找了FBI前局長科米作證。經歷改期之後,科米終於在6月8日親身赴會,逐一接受每名委員的提問。你問,我答,就這樣兩個多小時。也只兩個多小時,已經問出了很多細節:總統特朗普如何打電話給局長、科米如何反應、他與同袍心裏作何想等。
之所以能夠這麼有效率,因為大部分議員也把握自己的發言時間,盡量不作廢話。當然,美國民主黨的議員可以趁此機會,在電視直播面前痛罵特朗普一番。但幾乎沒有人會這樣做。他們反而有條不紊地質問科米,答完了又再追問,或緊接下一個問題。在席的都知道,自己要在有限的10多20分鐘內,從科米口中得到最多的資訊。
回看香港的立法會,他們也有一樁待查之案:UGL事件;拖了又拖,到6月1日公開會議,還是毫無寸進,流於議員之間互相指摘。建制派又再投訴有人向外泄露閉門會議的內容,甚至要全體簽署一份法律聲明云云;另邊廂的人又再說周浩鼎容許梁振英修改文件,令委員會失去互信。固然,建制與非建制派之間分歧甚深,但好地地一個專責委員會就要弄成這樣子嗎?難道美國兩黨又沒有分歧?他們還不是同樣勢成水火,向來不睦。
事實上,共和黨人在聽證會上的質問與民主黨人的大大不同。例如他們問科米,總統特朗普說的是「我希望你放過此事」(終止調查的意思),「希望」又怎能等同下命令?言下之意相當明顯,就是認為特朗普沒有直接干預調查。共和黨也有人問科米,既然他認為特朗普之言不恰當,為什麼沒有當場表達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有些人將科米說得頂天立地、字字鏗鏘,但其實在共和黨人質問之下,我們可以看得出他也不算什麼英雄好漢。一來,他認為受到總統施壓卻竟沒有向上司報備,自把自為地認為司法部長有嫌疑,又認為副部長只是署任所以不值一說;二來,當特朗普要求他「放生」前國安顧問之時,他竟然沒有直接說不,只謂認同對方是個好人;三來,他在被炒之後竟然私自向傳媒發放與特朗普的對話紀錄—— 一個他自己也說是機密的紀錄。
由此可見,共和黨人一再質問科米,不管是否想避重就輕,他們的確令調查更加詳盡、圖畫更加清晰。政黨即使立足點甚或動機不同,調查一樣可以展開,甚至是萬二分投入參與。
港人看立會:你罵我反對派 我罵你保皇
或許有人會說,拿美國國會來與香港立法會相比,太過不可比。有看科米聽證會的人只怕更覺如此。他們不少委員口若懸河、問題尖銳,有如法庭之上律師審問證人一樣。
其實調查真相正是立法會重要的職責所在。議會毫無疑問是立法機關,但它的職責遠遠不止立法和審理預算。不論是政府工作或其他涉及公眾利益之事,立法會都可以調查,甚至成立專責委員會,傳召證人作供。我們很多議員是律師,也有前調查主任,但不少香港人看到的立法會卻是你罵我反對派,我罵你一味保皇。
我們能夠有一天,香港人也會齊齊守在電腦、電視旁邊,看議員如何質問證人、找出真相嗎?
作者是傳媒工作者
[陳奕謙]
美國議員把握時間 盡量不作廢話
美國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找了FBI前局長科米作證。經歷改期之後,科米終於在6月8日親身赴會,逐一接受每名委員的提問。你問,我答,就這樣兩個多小時。也只兩個多小時,已經問出了很多細節:總統特朗普如何打電話給局長、科米如何反應、他與同袍心裏作何想等。
之所以能夠這麼有效率,因為大部分議員也把握自己的發言時間,盡量不作廢話。當然,美國民主黨的議員可以趁此機會,在電視直播面前痛罵特朗普一番。但幾乎沒有人會這樣做。他們反而有條不紊地質問科米,答完了又再追問,或緊接下一個問題。在席的都知道,自己要在有限的10多20分鐘內,從科米口中得到最多的資訊。
回看香港的立法會,他們也有一樁待查之案:UGL事件;拖了又拖,到6月1日公開會議,還是毫無寸進,流於議員之間互相指摘。建制派又再投訴有人向外泄露閉門會議的內容,甚至要全體簽署一份法律聲明云云;另邊廂的人又再說周浩鼎容許梁振英修改文件,令委員會失去互信。固然,建制與非建制派之間分歧甚深,但好地地一個專責委員會就要弄成這樣子嗎?難道美國兩黨又沒有分歧?他們還不是同樣勢成水火,向來不睦。
事實上,共和黨人在聽證會上的質問與民主黨人的大大不同。例如他們問科米,總統特朗普說的是「我希望你放過此事」(終止調查的意思),「希望」又怎能等同下命令?言下之意相當明顯,就是認為特朗普沒有直接干預調查。共和黨也有人問科米,既然他認為特朗普之言不恰當,為什麼沒有當場表達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有些人將科米說得頂天立地、字字鏗鏘,但其實在共和黨人質問之下,我們可以看得出他也不算什麼英雄好漢。一來,他認為受到總統施壓卻竟沒有向上司報備,自把自為地認為司法部長有嫌疑,又認為副部長只是署任所以不值一說;二來,當特朗普要求他「放生」前國安顧問之時,他竟然沒有直接說不,只謂認同對方是個好人;三來,他在被炒之後竟然私自向傳媒發放與特朗普的對話紀錄—— 一個他自己也說是機密的紀錄。
由此可見,共和黨人一再質問科米,不管是否想避重就輕,他們的確令調查更加詳盡、圖畫更加清晰。政黨即使立足點甚或動機不同,調查一樣可以展開,甚至是萬二分投入參與。
港人看立會:你罵我反對派 我罵你保皇
或許有人會說,拿美國國會來與香港立法會相比,太過不可比。有看科米聽證會的人只怕更覺如此。他們不少委員口若懸河、問題尖銳,有如法庭之上律師審問證人一樣。
其實調查真相正是立法會重要的職責所在。議會毫無疑問是立法機關,但它的職責遠遠不止立法和審理預算。不論是政府工作或其他涉及公眾利益之事,立法會都可以調查,甚至成立專責委員會,傳召證人作供。我們很多議員是律師,也有前調查主任,但不少香港人看到的立法會卻是你罵我反對派,我罵你一味保皇。
我們能夠有一天,香港人也會齊齊守在電腦、電視旁邊,看議員如何質問證人、找出真相嗎?
作者是傳媒工作者
[陳奕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