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鄒之喬:集會人數統計與另類事實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17日 06:35
2017年06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公民運動的出席人數備受關注,往往被視為支持度的風向指標。基於不同的統計方法和假設,不同機構的統計人數出現差異不足為奇。以六四集會人數為例,支聯會的統計數字一般比警方高(圖1)。值得留意的是,近年雙方出現兩極化現象──即數字差距愈來愈大,而且倍數比例(即支聯會統計數字除以警方數字)也愈來愈高。如圖1所見,自2012年起,支聯會和警方的統計人數差距接近10萬。同時,近兩年的倍數比例也是5倍以上,比1990年代的1至3倍為高。支聯會報稱今年的六四集會出席人數為11萬,警方估計高峰期人數有1.8萬,兩者比例為6.1倍。本文沿用人口科學統計方法中常用的Jacobs方法(詳情請見前文,註1),基本假設以出席人數等於佔據面積乘人口密度,提供另一評估以作參考。


晚會高峰期約2.8萬人出席

根據《明報》在維園拍到的高空圖片,六四集會出席人士佔用了6個足球場以及鄰近草地(圖2)。筆者用地理信息系統計算出以上面積大約為22,194平方米,減去支聯會平台(約為1256平方米,一個足球場的40%)和約4米闊行人通道(約為963平方米)的面積,出席人士佔據面積約為19,975平方米(圖3)。從明報(圖2)以及其他報章刊登和讀者提供的地面集會圖片可見,今年的集會人數密度比2016年稀疏一點。故此,筆者推算的人數密度約為每平方米有1.4人,比1.5的參考數值略低(有若3個人坐在一扇平放地上約兩平方米的門)。以此佔據面積和平均人口密度作估計,維園六四燭光晚會高峰期出席人數大約為27,965。


如用相近的平均人口密度作參考(1.2至1.6),出席人數應在23,970和31,960之間(見圖4)。假設相同的佔據面積,支聯會和警方的出席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米有5.5人和0.9人。如前文(註1)所說,「本文沿用的方法沒有計算站在足球場韟a周邊的集會人士,也局限於圖片所代表的某一時空,未能全盤考慮小量集會人士的遲到早退,所以和其他統計方法和數字可能有出入」。此外,考慮到現場人口密度各處不一,希望將來可以量度不同球場和草場的人口密度以提高準確度。


求真精神是最好的尊重

近年語言偽術盛行,不少公眾人物的出位言論罔顧事實。較矚目的例子有:於2017年1月20日舉行之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一般傳媒和學者估計出席人數大概在25萬至60萬(註2)。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忿傳媒報道的出席人數比前任總統奧巴馬於2009年要少,於是在出席中央情報局聚會時吹噓其出席人數可能高達150萬。白宮發言人斯派塞(Sean Spicer)引用錯誤的數據來爭辯特朗普的就職典禮可能為史上最多,惹來多方抨擊反駁,及後白宮高級顧問康韋(Kellyanne Conway)辯稱為「另類事實」。如不驗證真偽,這些另類事實可以分化群眾,加劇社會撕裂。


筆者不厭其煩的解釋這些數字的意義,是希望讀者可根據親身經驗或常識比較不同的出席人數以及其背後所代表的人口密度,以判斷那個數值較為合理可信。期盼大眾醒覺和持份者監察的力量可減少另類事實的傳播或社會分化的現象。


事實上,維園每年的萬點星火繼續為多人發聲,求真的精神是對死難者和出席人士最好的尊重。


註1:鄒之喬,2016.〈六四燭光晚會出席人數統計及反思〉,《明報》,2016年6月14日,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0614/s00012/1465842108170

註2:USA Today, 2017. "Fact Check: The controversy over Trump's inauguration crowd size", accessed on June 5, 2017.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politics/2017/01/24/fact-check-inauguration-crowd-size/96984496/

作者是美國得州州立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鄒之喬]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