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股壇上演中美大戰。過去幾年,從美國興起的沽空機構頻頻於港股「搵食」,遭狙擊的上市公司除了靠停牌、澄清,就只能依賴股東增持、回購等辦法托住股價。然而,隨着互聯互通,南下北水漸漸形成一股抗衡沽空機構的新力量,名副其實「大媽戰空軍」。
近期大媽最成功的一役便是被Glaucus狙擊的豐盛控股(0607),就在豐盛仍停牌待發澄清通告期間,內地媒體積極唱好豐盛,反駁指控,結果豐盛復牌股價立即「報復式」反彈,兩日便收復失地,且港股通佔成交總額超過八成;同樣情况也發生在上星期遭渾水點名的敏華(1999)身上。
成功挾升豐盛敏華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自今年3月起,證監會擴大了淡倉申報規定,令顯示淡倉名單由過去只有137隻擴大至921隻可沽空股票,隨着淡倉數量透明化,加上北水持倉量,只要再配合公開流通股份數量等資料,大概已可計算市場上還有多少貨可借予淡倉,令挾倉變得更易掌握。
近期大媽最成功的一役便是被Glaucus狙擊的豐盛控股(0607),就在豐盛仍停牌待發澄清通告期間,內地媒體積極唱好豐盛,反駁指控,結果豐盛復牌股價立即「報復式」反彈,兩日便收復失地,且港股通佔成交總額超過八成;同樣情况也發生在上星期遭渾水點名的敏華(1999)身上。
成功挾升豐盛敏華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自今年3月起,證監會擴大了淡倉申報規定,令顯示淡倉名單由過去只有137隻擴大至921隻可沽空股票,隨着淡倉數量透明化,加上北水持倉量,只要再配合公開流通股份數量等資料,大概已可計算市場上還有多少貨可借予淡倉,令挾倉變得更易掌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