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何喜華:新範式應對半世紀的貧富矛盾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14日 06:35
2017年06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政府統計處日前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數據,發表《主題性報告: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報告,當中焦點在於量度貧富懸殊程度的堅尼系數(介乎0和1中間,數值愈大,反映住戶收入差距愈大,收入愈不平等)已上升至0.539。數據不僅較2001年的0.525為高,更是自1971年(0.430)有紀錄以來最高。堅尼系數近半世紀以來屢創新高,反映貧富懸殊情况持續加劇及惡化,背後揭示什麼深層次問題?對下月履新的新一屆行政長官及特區領導班子的施政又有何啟示?


經濟增長超高 政策介入不足 基層受惠微小

過去數十年來,香港經濟不斷增長;然而,在經濟發展的背後,基層勞工明顯未能受惠,社會財富難以從社會上層滲透至下層市民,低收入家庭及在職貧窮勞工均未能全面分享經濟增長成果。九七回歸以來,本地生產總值由當時至今剛好翻了一番,但最低收入組別的月入只上升了三成。數據足以證明,單以財富滲透理論(trickle down theory)處理貧富懸殊是完全失敗的。


統計數據(見表1)顯示,雖然在除稅及福利轉移後,本港堅尼系數在2016年為0.473,較2011年的0.475稍為下跌0.002,政府政策介入的效果亦稍微由2011年的0.062增加至2016年的0.066,減幅並不顯著,顯示政府的扶貧政策未能有力縮窄貧富差距。此外,縱使政府政策介入後,堅尼系數仍是在遠高於0.4的警戒線的高水平,情况令人憂慮。


低收入組群職業收入增幅無助改善生活

若以全港職業收入十等分組別作分析(以固定價格計算),雖然第一個十等分組別(即職業收入最低的10%工作人口)近10年累計增長最為顯著,增幅達28%,第二個十等分組別的增長亦有20%;反而第九及第十個十等分組別的增長則分別為8%及10%,看似基層收入「跑贏富人」;惟只要細看,不難發現低收入組群在職業收入實質增加金額均遠低於高收入組(例如:第一組別收入過去10年僅增加1150元,第十組別則增加6440元,見表2),對改善生活狀况並無幫助。此外,檢視過去10年按十等分組別工作人口劃分的每月主要職業收入百分比分佈,亦會發現2006至2016年最低收入的兩個十等分組別,收入持續佔全港僅4.9%至5.5%,最高收入的兩個組別則持續處於53.6%至55.3%的極高水平(見表3)。這反映低收入組群在社會整體財富增長中所佔比例持續低微,再次顯明本港貧富懸殊持續的情况。


欠經濟政策針對改善行業待遇

本港產業傾斜於金融服務及房地產等行業,當局又缺乏針對性的經濟政策發展特定行業,導致個別行業僱員薪酬待遇(例如:製造、零售及運輸行業等)難有大幅提升。再者,勞動市場過去多年出現職位零散化、短期化和合約化等現象,均令勞工難以透過累積工作經驗增加收入;就是以往被視為最安穩的公務員職位,不少已相繼外判。看看街上每天汗流浹背的清潔工、通宵達旦當值的保安員,均是政府部門低薪外判的合約工,社會經濟如何發展增長,似乎也沒有他們分享的份兒。


現屆政府着力扶貧,自2012年起再次成立扶貧委員會,並訂立官方貧窮線及推出多項扶貧措施。然而貧富差距至今仍處於最高水平,顯示特區政府扶貧力度不足,亦缺乏縮窄貧富差距的具體目標來指導扶貧工作。


強化財富再分配功能 首要增強房屋福利

在財富再分配機制方面,公共房屋一直擔當極重要福利轉移的角色。現時仍有近20萬名市民蝸居租金昂貴、面積狹小的不適切居所(例如:劏房、板間房、牀位、天台屋等),公屋輪候冊上有27萬多宗輪候公屋個案,當中涉及近50萬人,大幅增建公屋刻不容緩。租住私樓的輪候冊人士,每月租金動輒佔收入三至四成,政府應盡快引入租金津貼及租務管制等措施,協助仍未上樓的基層市民,應付沉重住屋開支。此外,自去年推行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低津)成效亦不彰,對於扶助低收入家庭力度有限,當局應進一步放寬各項申請資格,長遠更應考慮推行負稅率制度,直接主動補助收入低於每月認可生活水平的家庭,更全面支援低收入的貧窮住戶。當局亦更應盡快檢討稅制、提升企業利得稅,讓富人更多地回饋社會,拉近貧富差距。


建新施政範式 經濟發展以惠及各階層為本

此外,政府更要確保政策介入前,住戶收入獲得相應提升。政府應着力改善勞動市場的工作待遇,包括檢討最低工資制度、重訂計算方法及金額。作為全港最大僱主,政府更應帶頭取消外判制度,將外判工作恢復為固定公務員職位等。


半世紀的貧富懸殊,早已成為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必然影響特區政府今後的管治及施政。新一屆政府務必棄掉積習數十年的以經濟發展達至脫貧的舊思維,並建立新施政範式,強調經濟發展必須惠及社會各階層的施政之本,同時制訂更全面扶貧政策與滅貧指標,以期在未來5年開始扭轉半世紀以來貧富兩極的局面。


作者是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

[何喜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