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張兆聰:貸款增長亮麗 港銀強勢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12日 06:35
2017年06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連升5周,累計漲1553點或6.3%,全球股市亦保持升勢,只是上周五納指跌1.8%,上升多時後終於調整。全球股市升勢已非常明確,經濟狀况亦非常配合,銀行信貸持續擴張便是最佳佐證。本港銀行體系貸款同樣強勢,按年上升達12.9%,難怪本地銀行股走勢如此亮麗。


環球股市反覆上升,即使中國去槓桿、英國大選又半爆冷、特朗普被科米狙擊等,全都無法阻止股市偏強。事實上,隨着油價持續下滑,美國產量又不斷上升,市場通脹預期已大幅下降,但就業市場向好、企業盈利看俏,令股市成為資金追捧的資產。


當前很多人都說股市已是泡沫,一些傳統知名投資人如Paul Singer、達利奧、格羅斯等都看淡投資市場,認為已達危險水平,金融市場槓桿過高,不值博。他們都經驗豐富,往績亦亮麗,確實令市場感憂慮。長線而言總會有一天正確,只是時間上,當前並未見得很危險。


首先,全球違約掉期價差都處於極低水平,可見信貸市場非常穩定,股市沒有大跌的基礎。另外,全球貸款同步上升,歐元區金融機構對非銀企業貸款,由2016年1月開始便持續按年正增長,踏入2017年仍維持在1.5%至1.7%增速。至於居民的加槓桿力度更強,最新按年增幅達2.6%,遠超歐元區的通脹數據。在美國,銀行貸款貸款增幅移動平均數亦保持在5%至6%的水平。在信貸擴張階段,股市定必易升難跌,這也是今年的寫照。


借貸業務以量補價 港銀股價愈升愈有

至於香港,貸款增長更是強勁,自2月份開始便錄雙位數字增長,4月份更達到12.9%。雖然大家都說市寬偏窄,但更準確地形容,應該是整體市况都上升,只是科技為首的個別板塊特別強勢,事實上,港銀升幅普遍達10%以上,或許是跑輸大市,但絕不能說是偏弱。


港銀另一個牛信號是,儘管美國10年債息持續下滑,導致2年期與10年期債息差距快速收窄,理應不利銀行盈利和股價,但股價卻是愈升愈有,由大型的恒生(0011)和中銀(2388),到質素相當一般的東亞(0023),甚至是已賣盤兼小型的創興銀行(1111),全都表現強勢。背後原因就是以量補價。


港銀資金成本一直都近乎零,即使聯儲局持續加息,但由於資金持續流入,拆息反而不斷走低。存款基礎增加,又遇上歐美和新興市場經濟同步回暖,結果,本地按揭、貿易融資、工商業貸款等都表現強勁,在人民幣匯價亦穩定下來後,內地利率又飈升,香港以外使用的貸款需求亦正在轉強。


創興背靠越秀集團 值博率高

選擇上,中銀香港升勢最穩定,又能同時受惠內地貸款需求和東南亞一帶一路,近期表現也較恒生更佳。至於其他中小型銀行,東亞逼近重大阻力,若突破應該能海闊天空,只是管理層質素有目共睹,不宜有任何幻想;大新銀行(2356)仍有賣盤憧憬,但走勢以急升後整固為主,較飄忽。反而創興銀行非常落後,但背靠越秀集團下,貸款增長絕無問題,值博率更高。


[張兆聰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