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大選塵埃落定,執政保守黨在下議院仍有最多議席,但失去了原來的微弱多數。當初步結果出爐之後,英鎊一度下跌,證明巿場非常關注選舉結果。英國剛剛啟動了脫歐程序,理論上不能取消程序,無論與歐盟的談判結果如何,兩年後英國必須退出歐盟。在最壞的情况下,如果雙方不能達成任何協議,英國退歐之後,雙方關係就以世貿關係為基礎,所有人才流通、雙邊貿易和業界標準都失去保障。因此,此刻出現弱勢政府,將會令談判更加困難,直接增加歐洲的經濟風險。
其他政黨的表現,亦有不少出人意表之處。支持蘇格蘭獨立的蘇格民族黨,議席由上屆的54席,下跌至約35席,而且該黨的西敏寺領袖和上任黨魁皆失去議席。蘇格蘭獨立黨一直嘗試將獨立公投掛鈎,如今失去三分之一的議席,或會延遲蘇格蘭再次獨立公投,有望穩定局勢。
立場最親歐的自由民主黨,在上次選舉幾乎滅黨之後,議席再次回升,不少名宿亦重返議會。尤其是自民黨贏得牛津選區的議席,顯示支持留歐的年輕人,願意再次支持自民黨。假如文翠珊堅持硬脫歐,自民黨或可進一步吸納這類群眾,在議會及國內輿論裏,製造放棄脫歐的聲音,令保守黨更難凝聚共識。
輸掉了政治豪賭
另外,英式議會政治,政府的能量完全與首相的個人聲望掛鈎。現任首相文翠珊此役失敗,已經賠上了個人聲望,將來難以服眾。2015年上次選舉,保守黨在前任首相卡梅倫領導之下,意外贏得多數議席。但隨後2016年的脫歐公投,卡梅倫支持留歐,但民眾卻選擇了脫離歐洲,因此卡梅倫辭去首相職務以負政治責任。
繼任的文翠珊,只靠黨內支持入主唐寧街,並未贏得選戰。在脫歐程序正式始動後,而保守黨民望一度領先工黨逾20個百分點,文翠珊決定提早大選,希望增加保守黨的議席數目,以及提升自己的個人聲望,增加與歐洲談判的籌碼。
不過,文翠珊卻非選舉能手,犯下幾個選戰錯誤之後,與工黨的民望距離收窄至單位數字,結果保守黨不但不能擴張議席數目,反而喪失了多數黨地位。因為今次選舉是文翠珊自己決定,所以次日的報章頭條,都稱她「輸掉了政治豪賭」。
文翠珊輸掉此仗,個人聲望大受打擊。現階段她希望與北愛爾蘭的地方小黨民主統一黨聯合執政,就算能達成協議,基礎亦不穩定。英式制度之下,其他大臣與首相並非必然的上司下屬關係,當年戴卓爾夫人,就是在黨內群雄幾次挑戰之後,聲望大挫而最終黯然下台。繼任的馬卓安,以各方接受的好人形象繼任,雖然延續了保守黨執政,卻長期處於弱勢,直至7年後輸掉選舉。
倘強行留任 或再次大選
二戰之後,英國曾經在1951年和1974年,兩度因為執政黨過於弱勢而需短期之內再次大選。今次選舉,假如文翠珊強行留任,未來幾個月局勢將會不穩,最終或需以再次大選的方式解決。無論是黨內挑戰,還是再次大選,在脫歐談判桌上陣前「換將」均非好事。因此,我們認為,這次選舉實際上已經使英國以及歐洲的投資風險大增。
安泓投資總監
[楊書健 泓觀亞太]
其他政黨的表現,亦有不少出人意表之處。支持蘇格蘭獨立的蘇格民族黨,議席由上屆的54席,下跌至約35席,而且該黨的西敏寺領袖和上任黨魁皆失去議席。蘇格蘭獨立黨一直嘗試將獨立公投掛鈎,如今失去三分之一的議席,或會延遲蘇格蘭再次獨立公投,有望穩定局勢。
立場最親歐的自由民主黨,在上次選舉幾乎滅黨之後,議席再次回升,不少名宿亦重返議會。尤其是自民黨贏得牛津選區的議席,顯示支持留歐的年輕人,願意再次支持自民黨。假如文翠珊堅持硬脫歐,自民黨或可進一步吸納這類群眾,在議會及國內輿論裏,製造放棄脫歐的聲音,令保守黨更難凝聚共識。
輸掉了政治豪賭
另外,英式議會政治,政府的能量完全與首相的個人聲望掛鈎。現任首相文翠珊此役失敗,已經賠上了個人聲望,將來難以服眾。2015年上次選舉,保守黨在前任首相卡梅倫領導之下,意外贏得多數議席。但隨後2016年的脫歐公投,卡梅倫支持留歐,但民眾卻選擇了脫離歐洲,因此卡梅倫辭去首相職務以負政治責任。
繼任的文翠珊,只靠黨內支持入主唐寧街,並未贏得選戰。在脫歐程序正式始動後,而保守黨民望一度領先工黨逾20個百分點,文翠珊決定提早大選,希望增加保守黨的議席數目,以及提升自己的個人聲望,增加與歐洲談判的籌碼。
不過,文翠珊卻非選舉能手,犯下幾個選戰錯誤之後,與工黨的民望距離收窄至單位數字,結果保守黨不但不能擴張議席數目,反而喪失了多數黨地位。因為今次選舉是文翠珊自己決定,所以次日的報章頭條,都稱她「輸掉了政治豪賭」。
文翠珊輸掉此仗,個人聲望大受打擊。現階段她希望與北愛爾蘭的地方小黨民主統一黨聯合執政,就算能達成協議,基礎亦不穩定。英式制度之下,其他大臣與首相並非必然的上司下屬關係,當年戴卓爾夫人,就是在黨內群雄幾次挑戰之後,聲望大挫而最終黯然下台。繼任的馬卓安,以各方接受的好人形象繼任,雖然延續了保守黨執政,卻長期處於弱勢,直至7年後輸掉選舉。
倘強行留任 或再次大選
二戰之後,英國曾經在1951年和1974年,兩度因為執政黨過於弱勢而需短期之內再次大選。今次選舉,假如文翠珊強行留任,未來幾個月局勢將會不穩,最終或需以再次大選的方式解決。無論是黨內挑戰,還是再次大選,在脫歐談判桌上陣前「換將」均非好事。因此,我們認為,這次選舉實際上已經使英國以及歐洲的投資風險大增。
安泓投資總監
[楊書健 泓觀亞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