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以沽空聞名的匿名分析昨日發報告「和應」瑞聲(2018),認為葛咸城對瑞聲的沽空報告具有嚴重誤導性,研究內容蹩腳,陳述嚴重錯誤,且對香港上市規則有關關連方規定一無所知。
匿名指出,23家公司中17家的2015年總收入僅1.57億元人民幣,僅佔瑞聲當年收入的1.3%,其餘6家公司中5家2015年收入為15億人民幣,但這些公司均錄得總經營利潤,如果完全合併到瑞聲業績,甚至可增加瑞聲經營利潤及提升公司股價。
瑞聲衍生產品亦受關注,瑞銀亞洲股票衍生產品銷售部董事總經理于正人表示,輪商多數發行瑞聲的認購證,而且已做足對冲準備。有輪商亦稱,即使瑞聲停牌,大型的發行商仍有繼續在場外交易市場,透過期權等工具進行對冲。可幸是暫未有相關輪證到期,業界毋須商討如何釐定收回價。
匿名指出,23家公司中17家的2015年總收入僅1.57億元人民幣,僅佔瑞聲當年收入的1.3%,其餘6家公司中5家2015年收入為15億人民幣,但這些公司均錄得總經營利潤,如果完全合併到瑞聲業績,甚至可增加瑞聲經營利潤及提升公司股價。
瑞聲衍生產品亦受關注,瑞銀亞洲股票衍生產品銷售部董事總經理于正人表示,輪商多數發行瑞聲的認購證,而且已做足對冲準備。有輪商亦稱,即使瑞聲停牌,大型的發行商仍有繼續在場外交易市場,透過期權等工具進行對冲。可幸是暫未有相關輪證到期,業界毋須商討如何釐定收回價。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