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倫敦又再發生恐襲,世人同情加憤慨。作為政治人物,在災難後說什麼做什麼,應該有一套標準動作。這次是例外——美國總統特朗普不但輕率發言,及後還跟倫敦市長簡世德越洋對罵,聞者瞠目結舌。英國首相文翠珊說「受夠了」,也有「抽水」之嫌。
特朗普對於倫敦恐襲在推特(Twitter)上的即時反應是:「我們需要敏捷、警覺和堅强;我們需要法院把權利還給我們(作者按:訴訟還在法院審理中),我們需要旅行禁令作為安全的額外級別。」美國作為英國的盟國,在對方發生慘絕人寰的事件後,應該比一般其他國家更有同理心。然而,特朗普卻藉此機會「抽水」,為自己富爭議的旅行禁令找藉口。
雖然特朗普及後又發了一條推文,說美國願意提供任何倫敦需要的支持,並稱「我們在一起,願主保佑」。但第二天醒來,特朗普連續發了3條推文,其中一條指名道姓斥責倫敦市長所說「沒有理由需要驚恐」。英美報紙都指摘特朗普是斷章取義,細節這裏不說,但無論如何人家剛發生慘劇,你去挑釁打架,都是你不對。
文翠珊在倫敦恐襲後發表7分鐘的聲明,提及過去3個月發生3宗恐襲,末段表示「是時候說我們受夠了(enough is enough)」,最後說不會因此而推延大選。「受夠了」通常是指一再容忍後決定不再容忍下去,恐怖襲擊一宗也嫌多,西敏寺、曼徹斯特襲擊死傷枕藉,倫敦橋襲擊7死48傷,為什麼現在說「受夠了」?以前任何一宗都還沒夠嗎?說到底還是跟大選有關:發生恐襲對保守黨有利,所以堅持不押後大選投票。這還不是「抽水」是什麼?
民主制度人人叫好,一些下三濫手段確實不敢恭維,卻非常誘惑。參與選舉競爭的人抵住這些誘惑不容易,但做大佬就要有大佬的風範,不是嗎?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阮紀宏]
特朗普對於倫敦恐襲在推特(Twitter)上的即時反應是:「我們需要敏捷、警覺和堅强;我們需要法院把權利還給我們(作者按:訴訟還在法院審理中),我們需要旅行禁令作為安全的額外級別。」美國作為英國的盟國,在對方發生慘絕人寰的事件後,應該比一般其他國家更有同理心。然而,特朗普卻藉此機會「抽水」,為自己富爭議的旅行禁令找藉口。
雖然特朗普及後又發了一條推文,說美國願意提供任何倫敦需要的支持,並稱「我們在一起,願主保佑」。但第二天醒來,特朗普連續發了3條推文,其中一條指名道姓斥責倫敦市長所說「沒有理由需要驚恐」。英美報紙都指摘特朗普是斷章取義,細節這裏不說,但無論如何人家剛發生慘劇,你去挑釁打架,都是你不對。
文翠珊在倫敦恐襲後發表7分鐘的聲明,提及過去3個月發生3宗恐襲,末段表示「是時候說我們受夠了(enough is enough)」,最後說不會因此而推延大選。「受夠了」通常是指一再容忍後決定不再容忍下去,恐怖襲擊一宗也嫌多,西敏寺、曼徹斯特襲擊死傷枕藉,倫敦橋襲擊7死48傷,為什麼現在說「受夠了」?以前任何一宗都還沒夠嗎?說到底還是跟大選有關:發生恐襲對保守黨有利,所以堅持不押後大選投票。這還不是「抽水」是什麼?
民主制度人人叫好,一些下三濫手段確實不敢恭維,卻非常誘惑。參與選舉競爭的人抵住這些誘惑不容易,但做大佬就要有大佬的風範,不是嗎?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阮紀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