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這個月開始,轉到新的平台上為投資者服務,希望成績可以更上一層樓,令投資者可以分享到豐盛的成果。
過往管理的大部分產品以相對回報為主,在這類基金的操作上,基金公司相信投資者在投資前已作出選擇,選出具價值的投資範圍,因此,基金經理會利用客戶通過基金申購所得的資金買入相關股票,圖獲得比相關範圍指數更高回報,即跑贏大市。因此這類基金一般不會持大量現金,以全額投資為主。當市場下跌時,投資者以為基金經理會減持股票,其實基金公司不會授權基金經理這樣做。這可說是自己過去一段時間中,遇過的困窘。筆者來到新平台,希望以進一步的產品設計,作靈活操作,在基金佈局上,更反映個人對後市的判斷,獲取更佳回報。
港股首5月升幅堪比大時代
港股過去5個月表現十分亮麗,單單指數計算不包括股息的的收益已達16.6%。港股上次頭5個月有接近表現的年份只有兩個:2015年的所謂大時代和已相隔超過20年的1993年。在2015年,頭5個月以指數計算的收益有16.2%,全年指數收益卻變成-7%。1993年可說是亞洲金融風暴前香港的一個大行情,頭5個月指數收益高達33.7%,全年指數的收益更達到115%。回到2017年,港股經過了這5個月,可說是剛走進十字路口,到底它會像1993年般,保持住年初的升勢而再創高峰,抑或是像2015年般,派對結束呢?
筆者不太相信2015年南柯一夢的一幕會重現。跟2015年有所不同,當時在2014年第四季,A股的大盤指數成分股獲得一個很明顯的估值高估,單季指數上升超過了40%,繼而引發了2015年初的A股大行情,在A/H互動的情况下,H股因而同樣地往上拉,直至A股因高槓桿資金斷裂而大幅回調。
H熱A冷情况下半年或扭轉
今年以來,市場一直出現H熱A冷的情况,資金流向港股,為業績良好的股份不斷注入動力,這類資金來自於兩方面,一部分是國際資金重臨新興市場,有券商統計,過去12個月,約有300億至350億美元資金流向新興市場相關基金。而另外一股進佔港股的勢力來自於北方,自港股通出現後,大約累計已有超過4000億人民幣資金經港股通南下。這部分正正是筆者擔心的一環,由於下半年A股存在的投資價值相比港股大,就算已來的資金不會回去作新部置,期待下半年有像上半年般持續資金流入的情况,可能就不太現實。
沛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過往管理的大部分產品以相對回報為主,在這類基金的操作上,基金公司相信投資者在投資前已作出選擇,選出具價值的投資範圍,因此,基金經理會利用客戶通過基金申購所得的資金買入相關股票,圖獲得比相關範圍指數更高回報,即跑贏大市。因此這類基金一般不會持大量現金,以全額投資為主。當市場下跌時,投資者以為基金經理會減持股票,其實基金公司不會授權基金經理這樣做。這可說是自己過去一段時間中,遇過的困窘。筆者來到新平台,希望以進一步的產品設計,作靈活操作,在基金佈局上,更反映個人對後市的判斷,獲取更佳回報。
港股首5月升幅堪比大時代
港股過去5個月表現十分亮麗,單單指數計算不包括股息的的收益已達16.6%。港股上次頭5個月有接近表現的年份只有兩個:2015年的所謂大時代和已相隔超過20年的1993年。在2015年,頭5個月以指數計算的收益有16.2%,全年指數收益卻變成-7%。1993年可說是亞洲金融風暴前香港的一個大行情,頭5個月指數收益高達33.7%,全年指數的收益更達到115%。回到2017年,港股經過了這5個月,可說是剛走進十字路口,到底它會像1993年般,保持住年初的升勢而再創高峰,抑或是像2015年般,派對結束呢?
筆者不太相信2015年南柯一夢的一幕會重現。跟2015年有所不同,當時在2014年第四季,A股的大盤指數成分股獲得一個很明顯的估值高估,單季指數上升超過了40%,繼而引發了2015年初的A股大行情,在A/H互動的情况下,H股因而同樣地往上拉,直至A股因高槓桿資金斷裂而大幅回調。
H熱A冷情况下半年或扭轉
今年以來,市場一直出現H熱A冷的情况,資金流向港股,為業績良好的股份不斷注入動力,這類資金來自於兩方面,一部分是國際資金重臨新興市場,有券商統計,過去12個月,約有300億至350億美元資金流向新興市場相關基金。而另外一股進佔港股的勢力來自於北方,自港股通出現後,大約累計已有超過4000億人民幣資金經港股通南下。這部分正正是筆者擔心的一環,由於下半年A股存在的投資價值相比港股大,就算已來的資金不會回去作新部置,期待下半年有像上半年般持續資金流入的情况,可能就不太現實。
沛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