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共享經濟利益均霑 政府須具預見力 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05日 06:35
2017年06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共享單車在內地從發軔到大城市街道擺放不同顏色、沒固定地點停放的單車,並出現激烈市場競爭,只不過是短短半年時間。中國網絡滲透率急速普及並擴充,造就了使用網上交易的各種新興行業,方興未艾的共享年代彷彿瞬間進入千家萬戶,中國政府如何在管理上追上時代步伐,預示着國家進入大數據時代在全球競爭的位置,可以走得多遠、多快。
共享單車的概念並不新鮮,歐美很多國家早就推行「公共單車」,鼓勵市民採用環保交通工具,減少廢氣排放,有益市民心身,內地很多城市前幾年也開始推行公共單車,政府出一點錢,在多處設固定地點存放單車供市民近乎免費享用,唯一缺點是要繳納押金,推行起來受到一定的阻力。得益於網絡的普及,有生意頭腦的年輕人開始透過商業模式來營運共享單車。
風投基金成熟
創意付諸實踐
除了網絡普及和創意,還有兩個重要因素令共享單車模式得以迅速推廣,一是風險投資基金的成熟發展,年輕人縱有無限創意,若沒有投資者拿出真金白銀,創意只能停留在想像空間,如今內地風投基金分等級分階段決定投資的規模,已漸趨成熟,據不完整統計,共享單車的營運商已經得到風投基金70億元人民幣的支持。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不可能成功,因顧客愈多會提高對單車供應的需求,無休止的增加單車供應會對營運者帶來資金壓力,低廉的使用收費令回報率極低,所以這個商業模式並不可行。這種分析或許言之成理,這也是風險投資所要面對的問題,但一個社會若缺乏冒險精神,整體經濟的發展會喪失動力,也會禁錮年輕人的想像空間。
政府的政策同樣重要,共享單車作為新生事物,各種安排都未盡完善,比如隨意停泊,這本來就是共享單車的一個特點,方便使用者隨處開始和結束服務,但也會造成阻塞行人路及妨礙行人。政府的功能就是要平衡不同道路使用者的利益,偏向行人會令共享單車無法開業,偏袒共享單車就會影響行人的利益,如何想出最佳的管理手段,需要政府去想辦法,而不是對從來沒發生過,或對沒有足够法律條文保護的事情斷言要禁止,這種官僚做法只會把創意扼殺於萌芽狀態。


共享單車商業模式仍在測試階段,共享汽車也隨之走進商業舞台,今年初北京、深圳和上海開始有投資者敢為天下先,而汽車的投資額比單車要多得多,牽涉的安全管理更加廣泛,比如汽車登記、車輛安全、保險覆蓋範圍等,需要嚴謹的規管,政府的角色更形重要。交通部在6月1日發出《關於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且不論該條文能否做到既保障投資方,同時保護租車與道路使用者的利益,但政府效率之高令人刮目相看。內地政府還有一個值得稱讚的是對網上預約租車的管理辦法,Uber及滴滴快車等網約車衝擊了傳統出租車(的士)行業,導致無數城市出租車司機罷市,政府還是找出管理辦法,使得網約車得以合法經營,出租車減租加強競爭,政府的管理思維模式和負責任做法,功不可沒。
有了科技、創意、投資者的冒險精神和政府的積極應對,創意得以付諸實行,近日更出現共享籃球,價格廉宜的籃球也可以共享,過去的運作模式要花人手負責管理、登記和收費,現在只要用手機掃描,所有租用程序到付款都輕易完成。今後還有什麼不可以共享呢?
共享單車或共享籃球按目前的收費標準只是蠅頭小利,但跟其他網上消費項目一樣,營運商以低廉收費吸納大量使用者,他們的消費數據被鉅細無遺地記錄下來,包括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消費多少買了些什麼服務或者產品,在大數據時代,掌握這些數據的營運商,將來可根據消費者的消費規律,推銷適合個別消費者的服務和產品,這些信息都可以出售,也可以自行運用,這才是以後的盈利模式。在創始階段斷言目前的蠅頭小利要達到商業運作不可行,是武斷的說法。
政府須助創意發芽
公正平衡各方利益
問題是社會的總體環境是否有利於共享經濟的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已經足以孕育很多新興行業,問題是中國的教育制度,仍然教授孩子固定模式和要求固定答案,究竟是否可以讓創意無限在年輕人當中播種發芽,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政府深思。共享經濟對政府的要求極高,不但要公平公正的處理各方利益的平衡、制訂適切的管理辦法,還要有對未來經濟的發展模式有預見和判斷力,既鼓勵新生事物,也照顧傳統運行模式,否則,小則影響社會穩定,大則會導致社會停滯不前。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