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綠色生活﹕戶外燈光約章成立一年 條街依然光到眼盲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04日 06:35
2017年06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走在旺區,大屏幕、大燈箱廣告,光到「閃盲了眼」。


政府推出《戶外燈光約章》一年多,並計劃於本月舉行頒獎禮,獎勵準時關燈的參與者。


然而,約章成立後,整體的光污染有否改善?

記者近日與環保觸覺高級項目經理何嘉寶,利用測光儀量度旺角的光污染程度,測光儀多次爆表!另一重災區銅鑼灣,有議員透露,自約章成立以來,銅鑼灣區增加了九個大型戶外燈光裝置。


有沒有留意,崇光百貨面向軒尼詩道正在進行的工程?

告訴你,那是預計於國慶日啟用的又一超巨型屏幕。在在顯示,約章成效成疑,當蘿蔔毫無吸引力,立法管制的大棒,還在等什麼?


非所有商戶均簽《約章》

測光旅程由西洋菜南街開始,我們拿着測光儀,游走在不同街道。銀行中心轉入西洋菜南街至登打士街一帶,商舖以強力燈火相互爭輝,不少建築物外牆有大型廣告牌,有的燈光由上而下,有些由下而上。晚上八時許,街道恍如白日。用燈方式可謂毫無章法,亦無節制,照亮毗鄰大廈亦照亮街道,射燈情况普遍,在一間兩舖相連的藥妝店,最多錄得光度達7420 lux的讀數(手術室一般約1000 lux),加上近幾年更流行LED燈,閃個不停,「近幾年流行的LED屏幕,或會安裝在建築物外牆,畫面和燈光不斷轉變,滋擾更大。」何嘉寶說。


環境局去年四月推出《戶外燈光約章》(下稱《約章》),鼓勵戶外燈光裝置擁有人或負責人簽署,承諾於晚上十一時或午夜十二時至翌日早上七時關燈。但開燈時間、燈光強度、戶外燈光裝置數量等卻無管制。《約章》推出一年多,光污染問題有否改善?「《約章》屬自願性質,許多大機構或連鎖品牌也有簽署,願意十一時關燈是好事,但問題是,這是否等於解決了光污染問題?是否所有戶外燈光裝置的擁有人也有簽《約章》?答案是否定的。」何嘉寶語氣肯定說。


開燈時間、光度無限

「十年前已提議要求約束戶外燈光的開燈時間,但《約章》卻相反,只提出關燈時間,所以日間時分,不少店舖濫用燈光,光的強度比晚間更大,浪費不少電力。」


政府早於二○○八年施政報告提出規管光污染,。事隔九年,落實執行的只有《戶外燈光裝置業界良好作業指引》和《戶外燈光約章》。


表揚關燈商戶 光污染依舊

環境局將頒獎予參與機構或商戶,晚上十一時至早上七時關燈者獲「鉑金獎」,午夜十二時關燈則獲「金獎」,何嘉寶笑稱,「《約章》給十一時關燈的商戶一個叻,十二時關燈就半個叻,這很有趣,為何深夜十二時關燈也有半個叻?」過去她向環保署反映光污染問題,對方回覆稱現在沒有相關法例下,只能勸籲,「以環保、民生角度,我們認為有需要立法」。一旦立法,她認為要從開燈時間、用電量及光度三方面着手。


崇光超大屏幕將降臨 面積約5網球場

另一光污染重災區銅鑼灣又如何?

灣仔區議員伍婉婷發現,自去年《約章》推出後,包括崇光百貨即將落成的大屏幕,銅鑼灣區多了九個大型戶外燈光裝置。崇光百貨面向軒尼詩道的超大屏幕工程正在進行中,據負責該項工程的三菱電機株式會二月份新聞稿,屏幕闊約72米、高逾19米,面積比五個網球場加在一起還大,可顯示六副全高清垂直圖像,預計在十月一日國慶日落成啟用。伍婉婷擔心,區內商住混合,屏幕落成後將對居住在斜對面的住宅居民造成滋擾,「以往的光污染投訴個案中,住在燈光裝置斜對面的居民也受影響。」


直面強光 要戴墨鏡洗碗

銅鑼灣一向是光污染重災區,若受影響單位面積有限,住宅內可謂避無可避,「有些居民反映光污染令他們難以入睡,甚至感到焦慮不安。有居民的廚房面對着建築物的大電視,夜晚洗碗時要戴上太陽眼鏡」。受影響居民唯有加裝厚窗簾,甚至用PVC橫額擋光,但會令家居不通風,居民只好開冷氣,破財之餘,又產生其他環保問題。


促立法規管光污染

崇光百貨簽了《約章》,面向東角道及駱克道的屏幕依時關燈,但卻新建一個巨型特大屏幕,顯示《約章》未能改善整體光污染問題。至於為何要起這巨大屏幕?崇光百貨在截稿前未有回覆。


伍婉婷表示,區內居民對光污染的投訴從未停止,大家有感投訴無門,很多人更感麻木,覺得不能改變什麼。伍議員質疑約章成效,「願意簽的人,可能是本身沒有製造光污染,又或是十一或十二時關燈對他的營運沒影響,一些持續製造光污染的商戶,一定不會簽」。


她贊成光污染立法,「一些晚間必須要的照明和指示燈光,例如逃生出入口,道路照明,通宵營業的商舖,照明系統是有需要。現在光污染來源,主要來自戶外廣告,政府需要從這些非必要的照明裝置入手,作全面規管。」


港大物理學系研發的「香港夜空光度監測網絡」,自二○一○年起測量各區光污染情况,二○一三年曾指出本港晚上八時半至十一時的市區夜空光度,較國際標準光亮一百至一千倍。相隔四年,現時的夜空光度如何?香港夜空光度監測網絡研究主任潘振聲指出,近年收集的數據未作詳細研究,「但估計情况沒明顯轉差,光污染程度與當年相若」。


光暗程度 影響體內節律周期

人體內在的晝夜節律機制,掌控身體各種生理特徵的日夜循環,包含入睡、喚醒、食慾、活動量、激素分泌等。美國康湼狄格大學醫學院教授理查德•史蒂文斯曾撰文指,這一周期循環約持續24小時,而光亮與黑暗便是這個周期的重要信號。


市民受光污染影響,會造成晝夜節律紊亂,有機會導致睡眠質素差,或引致肥胖、糖尿病等。光污染對生態亦構成影響,例如誤導鳥類撞上建築物、一些昆蟲被照明吸引聚集,無法飛離而死亡。


文、圖﹕李佩雯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