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瑞年國際(2010)在4月中提出以17.52億元收購內地綜合藥品零售店,正待發出通函交代收購細節及獨立財務顧問建議之際,有機構投資者發難,炮轟瑞年以高價收購資產淨值偏低及虧損的業務,並醞釀在今日瑞年舉行股東周年大會進一步行動。瑞年回應表示,在4月中發出公告以來已主動聯絡股東和機構投資者,但是因為無法了解有關機構投資者的真正身分,最終雙方未直接溝通。
瑞年此前被沽空研究機構Glaucus狙擊,最終在2016年4月雙方和解,時隔一年,因為瑞年以現金17.52億元收購深圳中聯控股及天龍特許藥房業務,再惹來機構投資者出手。該機構投資者並不願具名,只指是次收購作價遠高於資產淨值1.37億元人民幣,2015及2016年度更連年虧損,即使今年保證盈利不少於7000萬元人民幣,前景並不吸引。該投資者稱,瑞年早於2015年初訂立諒解備忘錄擬收購深圳中聯等業務,最後經過盡職審查後沒有達成,如今卻捲土重來。該投資者又稱,瑞年在4月中公告收購後,提出發行較股價有溢價的1.11億股購股權,質疑瑞年缺乏資金下仍要收購。
瑞年﹕獨董認為條款公平
面對機構投資者隱名發功,瑞年回應本報查詢時指,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在內的董事局,均認為收購的條款公平公理,亦符合股東整體利益。公司主動聯絡各主要股東和機構投資者,讓他們了解收購內容,然而未有接獲該名投資者的查詢,加上報刊沒有提及對方身分,因此未能直接溝通。瑞年昨日收報0.38元,股價無升跌。
瑞年此前被沽空研究機構Glaucus狙擊,最終在2016年4月雙方和解,時隔一年,因為瑞年以現金17.52億元收購深圳中聯控股及天龍特許藥房業務,再惹來機構投資者出手。該機構投資者並不願具名,只指是次收購作價遠高於資產淨值1.37億元人民幣,2015及2016年度更連年虧損,即使今年保證盈利不少於7000萬元人民幣,前景並不吸引。該投資者稱,瑞年早於2015年初訂立諒解備忘錄擬收購深圳中聯等業務,最後經過盡職審查後沒有達成,如今卻捲土重來。該投資者又稱,瑞年在4月中公告收購後,提出發行較股價有溢價的1.11億股購股權,質疑瑞年缺乏資金下仍要收購。
瑞年﹕獨董認為條款公平
面對機構投資者隱名發功,瑞年回應本報查詢時指,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在內的董事局,均認為收購的條款公平公理,亦符合股東整體利益。公司主動聯絡各主要股東和機構投資者,讓他們了解收購內容,然而未有接獲該名投資者的查詢,加上報刊沒有提及對方身分,因此未能直接溝通。瑞年昨日收報0.38元,股價無升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