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筆陣:看着、笑着、學着慢慢接受變老/文:蔡子強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01日 06:35
2017年06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文章】日本人口老化嚴重,據2010年的統計,65歲或以上的人口達到22.6%,即是每4個人中便有一個!且比率還在持續上升中。因此,老年人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再非小眾問題。
從「男人四十戇居居」到「東京和嫲煩家族」
電影題材往往是源於生活,因此觀察力敏銳的觀眾,近年不難在日本電影中,看到人口老化現象的一鱗半爪。事實上,名導演山田洋次,近年更索性以老人家擔正為主角,更用上同一個演員班底,演着同一個家庭,一拍便拍了3集電影,說的是《東京家族》、《嫲煩家族》及近日上映的《嫲煩家族2》。
山田洋次早年拍過長達48集的著名系列電影《男人之苦》(港譯作《男人四十戇居居》),以戰後日本重建經濟,中年男人為兩餐而奔波勞碌的故事作為主題。但隨着年月過去,戰後一代陸續退休和步入暮年,導演的視角也隨之而改變,轉而關心這些銀髮族的心境與人際關係上的變化。
其實山田自己如今亦已經85歲高齡,但卻仍永不言休,維持一年拍一部電影的步伐,且鎖定了以老人為題材。
在物質主義氾濫年代易忽略父母感情需要
最初的《東京家族》,有着淡淡的哀愁。故事講述一對住在鄉下的老夫妻,長途跋涉來到東京探望那早年從鄉間出城發展、今天已成家立室的兒女。怎知子女卻「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忙碌」,都沒有時間陪伴兩老,只管把他們打發四處觀光,甚至把兩老像「人球」般,在兄弟姊妹間你推我讓。
在這個物質主義氾濫的年代,子女往往覺得只要為父母提供了各種物質享受,便能夠心安理得,盡了為人子女的責任。就如片中女婿為了打發岳父,便說他知道一家新的浴室,並說那裏實在是個「天堂」;女兒為了讓父母不再待在自己家裏,便送他們到橫濱住五星級酒店,要他們好好享受一番。但這又可是兩老心中所想要的?結果,諷刺地,兒女本來的「一番好意」,兩老卻無福消受,酒店房裏的落地玻璃窗,以及窗外那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飾、過山車及摩天輪,卻炫目得讓他們無法入睡。
兩老所求的其實很簡單。後來,母親到了孻子的簡陋居所,為他燒了一頓晚飯、執拾了牀鋪、打掃了房間,更與他寢邊夜話了一夕。最教她安慰的是,更見到了兒子的善良女友,母親便很心滿意足;第二天,回到丈夫身旁時,便說:「這趟東京之行也不枉了。」我覺得這一段戲很好看,兩母子的一夕夜話,雖然只是十分簡單的閒話家常,但卻已經十分真摰動人。
老人家的心境、焦慮和迷惘
沒有想到,在《東京家族》之後,山田突然風格一轉,改以幽默輕鬆的手法,拍出兩集的《嫲煩家族》。
比起《東京家族》有着一個較完整的故事橋段,兩集《嫲煩家族》講的,更似乎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集講的是老伴突然要求離婚,老伯及一眾兒媳為此而手忙腳亂;至於今集,講的則是老伯自己老眼昏花仍駕車四圍走,家人為其安全而威迫利誘他交出車牌。但就是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小事,刻劃出老人家的心境、焦慮和迷惘。
老太之所以要求離婚,並非因為變心,而是希望在經年累月、勞心勞力地照顧伴侶後,得到對方肯定,而非被視之為理所當然,亦希望在自己有限的餘暉下,能夠得到空間,為自己尋找生活意義。孻子那名體貼的女友,跟老伯說:「最緊要是把話說出來。」一直裝作「唔緊唔緊」的老伯,淡淡然地說:「這麼多年,她應該明白。」以為多年老夫老妻,一切理應盡在不言中,這何嘗不是很多老人家的寫照?其實,老人家一樣有他們的情感需要,一樣需要別人的重視和肯定。
至於老伯拒絕交出車牌,腦海裏浮現的不是駕車安全問題,而是恐懼失卻對自己生活的自主和掌握。
喜劇 就是把人生種種不快再幽默地演繹一次
雖然這些橋段大家不能期望是怎樣曲折離奇扣人心弦,但卻充滿小情小趣,讓人發出會心微笑。更重要的是,讓我們重新警覺到,一些我們可能已經忽略了,家中老人家的心境、焦慮和迷惘。
大師馬田史高西斯,曾經在其執導電影《喜劇之王》The King of Comedy一片中,藉由羅拔迪尼路所飾演的喜劇演員Rupert Pupkin一角口中道出喜劇的真諦,那就是:
「回望人生,檢視種種糟糕和不快的經歷,把它們以幽默灰諧的方式重新再演繹一次。」(I think it's that I look at my whole life, and I see the awful, terrible things in my life and turn it into something funny.)
逐漸老去,是一件無奈和難過的事。或許出路之一,就是以樂天知命和幽默的心態去面對。我們應該多謝山田洋次及他的電影,讓大家看着、笑着、學着慢慢接受變老。
我們已經準備好與高齡社會共處了嗎?
香港也將步日本後塵,踏入老年社會。根據政府統計處在2015年發表的預測,未來人口將持續老化。撇除外籍家庭傭工,65歲及以上長者的比例推算,將由2014年的15%,顯著上升至2064年的36%,即是每3個有一個!人口老化將在未來20年最為急速,長者比例將在2024年升至23%,再在2034年進一步上升至30%,這與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踏入老年有關。
因此,老人家再也不是別人,而是我們的公公婆婆、爸爸媽媽,甚至一天,是我們自己。撫心自問,我們已經準備好與這樣的社會共處了嗎?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蔡子強]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