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帆川:悼念六四?不了,我要去譚仔食勿演長青網文章

2017年06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6月01日 06:35
2017年06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勿演、懶唷、實小罅……」譚仔阿姐鄉音,隨着丸龜製麵收購行動再成網絡熱話。此外,大陸神劇《射鵰英雄傳》在港熱播,在內地大量取景的港劇《不懂撒嬌的女人》收視報捷。凡此種種,證明港人不抗拒大陸文化輸出,為何年輕人偏偏對於悼念六四這大是大非議題,卻煞有介事要冷處理呢?


對悼念六四冷嘲熱諷,已經在年輕網民圈子成為風潮。今年六四遊行人數創歷來第二低;網上杯葛六四晚會的言論雖然不及去年選舉年般熱鬧,更多的人卻連討論也欠奉;多間大學不就六四舉辦任何活動。這是本土思潮年復一年地質疑紀念六四的結果,令悼念六四的氣氛愈趨平淡。


為何如此?第一,很多人不滿支聯會,討厭其晚會十年如一,不值它「包銷」六四,權充六四事件的唯一代理人,也對它高喊「結束一黨專政」多年無功而還感到失望。然而,即使覺得支聯會不妥,反對者大可以另起爐灶,或採取嶄新的悼念、平反及反共方式。但現在的風氣已發展成:平反六四,與我何干?


無論是何許族人 總有原因作道德表態

這落入了第二個層面,就是年輕人認為,六四是大陸的事,而大陸的事不是我們香港的事。但這也似乎站不住腳,即使有人認為大陸跟香港無關,那麼美國、朝鮮與歐洲,無論在地理、文化、政治上,就理所當然跟香港更無關了。為什麼我們關心特朗普言論和金正恩動向,甚至要在法國與英國發生恐襲後,紛紛送上「R.I.P.」呢?因為無論我們是何許族人,總有原因關心世界上的是非黑白,並在道德層面表態。


即使我們以一個世界公民的身分,甚至是以一個「食花生」網民的態度去審視六四,都應該輕易得出一個充滿個人情感的結論,更遑論這事件當年根本有港人參與其中,它本身屬於香港歷史一部分。


充耳不聞大陸政治 是為下一代埋地雷

因此,即使我們崇尚本土,但要淡化六四,未免矯枉過正,流於刻意。香港人看的《射鵰英雄傳》,是以中國歷史為背景的;香港人追的《不懂撒嬌的女人》,牽涉港男如何在北方佳麗與港女間抉擇;甚至連食一碗米線,都是來自雲南,附帶唔鹹唔淡廣東話。大陸文化,是構成香港的一大部分。如果一觸及政治則另當別論,充耳不聞,其實是為香港的下一代埋下地雷,令新生代降低警覺。


我們一方面停止思考大陸政治問題,另一方面對大陸文化照單全收,長此下去,只會演變成「大陸米線很好吃,大陸劇集很精彩」的簡單認知。至於大陸政治?卻說不出有何施政失當與道德缺陷。如此一來,當局要翻盤、清洗思想,實在易如反掌。老一輩寫下歷史,年輕人守護記憶,就是守護家園。任憑定義與詮釋千變萬化,我們應當守護記憶,直到最後一人。


作者是記者

[陳帆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