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呂秉權:張德江講話背後的「習精神」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31日 06:35
2017年05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上周末,全國人大委員長兼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張德江,在北京舉行的「紀念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了近7800字的重點講話,比10年前同一場合時任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的同類發言長了近兩成半,其中不少講法更是首次對香港提出,甚至被內地傳媒形容為「中央定調香港」。筆者相信,有關講話是「習近平精神」的最新反映,關心中央對港方針的朋友,有必要全文細讀張德江的發言內容。


習近平是張德江講話背後最終話事人

首先,想給讀者說明一些背景,就是習近平才是這些講話背後的最終話事人,預料有關定調將會延續到年底召開的中共十九大之後,其精神亦可能載入十九大報告之中,成為中央對港政策的既定方針。政策一旦寫入黨大會報告,其影響力有時會大於立法,其中一個例子是,2012年十八大報告的港澳部分(習近平時任報告起草組組長和中央港澳協調小組組長),報告首次寫入「中央政府對香港、澳門實行的各項方針政策,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明確了「國家主權、安全」為整個中央對港政策的首要考慮。從此以後,「國家主權、安全」明顯主導整個中央對港方針政策。


2003年七一大遊行、50萬人上街之後,北京成立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第一任和第三任組長曾慶紅和張德江,只在此港澳事務的崗位上主管4年和5年。至於習近平,雖然自2007年起接手第二任港澳組長至2012年,之後晉身總書記,但其主導角色一直十分鮮明,在政改、處理佔中和特首選舉上指點江山。《「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的主要執筆者、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齊鵬飛某程度上亦確認這點,他在一篇論文透露:「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後,習近平雖然不再繼續兼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一職,但是,他對於中央對港澳工作的大局仍然親自『掌舵』,對於事涉港澳問題的重大決策仍然親自『把關』。」


此外,香港問題困擾北京多年,中央一直想收復香港局面,但始終未能見效。習近平在2007年主管港澳事務以來,當時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已提出必須有效破解香港問題,可是10年來情况並不理想,香港問題仍未破解。作為香港政策的總話事人,同時亦是香港政策的總負責人,強調辦事要有始有終的習近平對這任內留下的「攤子」,耐性愈來愈少,令他決心要短期甚至重藥解決香港問題。


「習精神」的4點新反映

有此背景後,我們可一起理解「習精神」在張德江講話有何新的反映。


第一,界定「高度自治」:中央罕有提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許以『高度自治』為名對抗中央的權力」。為此,中央重新界定「高度自治」,並指明在國防、外交以外,中央還有眾多的不容否定的權力,包括「圍繞對特別行政區法律備案審查權、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任命權、基本法解釋權和修改權、特別行政區政制發展問題決定權、中央政府向行政長官發出指令權以及聽取行政長官述職和報告權等」,未來「要制訂和細化有關規定,健全落實基本法的具有操作性的制度和機制,確保基本法得到全面準確貫徹執行」。


第二,勇於用法律武器:「我們要以更加堅定的立場,以強大的法律武器和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去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繼續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和發展。」


習近平的「依法治國」就是要有法律在手,作為中共管治的工具。君不見習近平起用法律出身的張曉明任中聯辦主任和清華大學法學院原院長王振民任中聯辦法律部長,就是他的思維之一。而一批港澳智囊則研究用各種法律手段來收復包括港獨和本土等香港問題,其中包括對基本法第27條(保障言論等自由)作解釋,主張將港獨和本土等問題剔除於該條文的保障範圍。


對此,北京再次催促特區政府盡早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切實履行基本法關於立法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性責任,堅決遏制任何危害國家統一的行為和活動,真正擔負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責任,維護特別行政區的長治久安。」


第三,確立愛國團隊:「還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依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產生的特別行政區管治團隊,必須由尊重中華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不損害香港繁榮穩定的愛國者組成。尤其是處於政治體制核心位置的行政長官,要符合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港人擁護的標準。中央對特別行政區法定公職人員是否擁護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否效忠國家和特別行政區,負有監督責任。」


除了主要官員要愛國,外籍法官和其他公職人員是否愛國將可能受到審查;而他們的年度表現,亦可能會與認識基本法的程度掛鈎:「要將學習掌握基本法的水準作為特別行政區任用和評價公職人員的重要標準,努力提升管治團隊的國家觀、大局觀和法治觀。」


第四,推動國民教育:「要格外重視和切實加強對香港青少年的國情教育和法治教育,從小培養他們正確的國家觀念、民族觀念和法治觀念,將他們塑造成為愛國愛港、遵紀守法、奮發有為的新時代人才。」


在教育局長吳克儉的配合下,北京與香港已有一定默契,未來在港推動國民教育和基本法教育,力度只會更大,而方向可能會更單一。


以上講法,相信中央不是說了算,可能將會化成各種政策讓香港人變得貼貼服服。


作者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

[呂秉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