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有話說:考起教師的融合教育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30日 06:35
2017年05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同兩個細路傾閒偈,知道原來佢哋班裏面都有一兩個同學仔需要被特別「關愛」。兩個豆丁雖然唔係好講得清楚同學仔有乜問題,但根據佢哋描述,Mama估計呢啲小朋友應該係有特殊學習需要(SEN)。


香港推行融合教育已經有17年,根據政府2015至2016學年嘅統計,全港約有接近4萬名SEN學童係800幾間主流中小學讀書,簡單一算,大約每間學校平均會收40幾人,所以Mama兩個細路身邊都有融合生,真係一啲都唔出奇。


政策兩頭唔到岸點算好

但話時話,政策推行咗咁多年,Mama總係覺得有啲兩頭唔到岸。一方面教師認為兼顧不到,而另一方面,SEN家長又埋怨孩子喺主流學校未被接納。根據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去年五月嘅調查結果,受訪中小學教師當中,有近八成人表示缺乏足夠時間照顧融合生,六成半更認為日常教學進度受影響;與此同時,約有四成教師分別認為專業支援人員不足、班內融合生類別太多,以及個人的融合教育培訓不足,睇嚟教師的確遇到唔少困難。


Mama忽發奇想,其實融合教育係咪可以只限於術科,而主科就分班教授,咁教師人手比例多啲,對教與學嘅,或者都有好處。Mama嘗試問下香港教育大學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總監冼權鋒教授呢個建議有冇得諗,點知佢斬釘截鐵say NO!冼教授話,佢唔鼓勵香港好似台灣、澳門咁,將所有SEN學生放埋同一班,因為嗰一班更容易被標籤、歧視,而且話明係融合生,就梗係要分散喺唔同班別。如果因為學習差異太大,將佢哋抽出來「補底」係可行嘅做法;但當呢班SEN學生成績提升後,就唔應該再將佢哋分辨出嚟。


冼權鋒又話,香港融合教育已經逐漸進步,學校培訓工作亦唔再係單打獨鬥。譬如佢哋中心最近就同教育城合作,推出全新欄目「共融有法」,透過精簡嘅影片及文字,為教師提供實用嘅教學策略,希望進一步推廣共融校園。


[Happy PaMa 教得樂 140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