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環球股市格局有少許微妙變化,美元持續弱勢,為美股帶來支持,特別是科技股表現強勁,足以抵消金融股偏弱的問題;歐元轉強,兌美元站上1.12水平,開始影響到歐洲股市,加上不明朗因素消失已充分反映,德法股市偏軟;人民幣匯價偏強,上周五更確認會調整中間價報價模型,加入逆周期因子,中資股亦隨人民幣匯價轉強而向好。
上周五早上傳出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將加入逆周期因子,其後獲官方網站「中國貨幣網」證實。申萬宏源報告指出,由5月15日至25日,中間價罕見地連續顯著高於前收盤價,日均高出212點(10,000點子等於1元),其中僅2個交易日基本可由「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所解釋,顯示人行早已弱化收盤價影響促使美元走弱時期中間價走強。究竟什麼是逆周期因子,大家都不明所以,但主流看法就是要扭轉人民幣弱勢。
自2016年自我熔斷兼二度匯改後,人民幣匯價相當滑頭,美元和一籃子貨幣哪一個弱,就跟弱的掛鈎,當美元強勢就掛一籃子貨幣提升競爭力,當美元轉弱就緊跟美匯,按官方的有效匯率就是只跌不升,最新已跌至低於93點。
「習特會」成人幣政策轉捩點
何解此時此刻要改變機制?市場可以有不同的分析,例如美元實際有效匯價已到達2000年科網泡沫時的最高水平,與當年一樣亦出現雙頂背馳,很可能已見長期頂部,中國有必要爭取更獨立的匯率政策。但以中國今天的房地產泡沫程度,同時通脹又低迷,會突然自行決定要採取強匯率政策嗎?
其實今年中國的政策改變,很主要是4月初習近平與特朗普會面後出現,去槓桿是4月份起加速進行,又放寬美國天然氣和牛肉進口,若說當時應承了首階段去槓桿完成後,便會放棄緊盯美元的匯率政策,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以免短時間內雙重收緊,現在看來可能性亦非常之高。市場似乎亦有此看法,上周五人民幣離岸價氣勢如虹,一口氣攻下3個整數關口。
與人幣維持正相關性 國指料轉強
若強人民幣是未來3個月的方向,第一受惠板塊自然是航空股,特別是油組落實延長減產時間9個月,市場趁利好兌現而大舉拋售,更是有利航空股,當中國航(0753)年初至今已急升50%,南航(1055)亦達43%,東航(0670)則相對落後僅漲25%。
其實要捕捉人民幣轉強,也不一定要撰擇航空股如此高啤打值的板塊,簡單點國企指數便可以了。由2016年初至今,雖然人民幣名義匯價反覆轉弱,但只要階段性轉強,國指便會有好表現。例如2016年2月至4月份、2016年第3季、今年初等,國指都有相當理想的升幅。反觀人民幣貶值,國指同樣會顯著受壓,去年11月至12月就是最好的例子。背後原因,相信是匯價反映外資的信心水平,人民幣愈強國指便愈強。當然,這種關係不會永恒不變,但5月份開始人民幣轉強,月初至今國指升3.52%,亦僅輸異常神勇的韓股和擁有騰訊(0700)的恒指,正相關性暫時依然有效。
[張兆聰 還看今朝]
上周五早上傳出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將加入逆周期因子,其後獲官方網站「中國貨幣網」證實。申萬宏源報告指出,由5月15日至25日,中間價罕見地連續顯著高於前收盤價,日均高出212點(10,000點子等於1元),其中僅2個交易日基本可由「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所解釋,顯示人行早已弱化收盤價影響促使美元走弱時期中間價走強。究竟什麼是逆周期因子,大家都不明所以,但主流看法就是要扭轉人民幣弱勢。
自2016年自我熔斷兼二度匯改後,人民幣匯價相當滑頭,美元和一籃子貨幣哪一個弱,就跟弱的掛鈎,當美元強勢就掛一籃子貨幣提升競爭力,當美元轉弱就緊跟美匯,按官方的有效匯率就是只跌不升,最新已跌至低於93點。
「習特會」成人幣政策轉捩點
何解此時此刻要改變機制?市場可以有不同的分析,例如美元實際有效匯價已到達2000年科網泡沫時的最高水平,與當年一樣亦出現雙頂背馳,很可能已見長期頂部,中國有必要爭取更獨立的匯率政策。但以中國今天的房地產泡沫程度,同時通脹又低迷,會突然自行決定要採取強匯率政策嗎?
其實今年中國的政策改變,很主要是4月初習近平與特朗普會面後出現,去槓桿是4月份起加速進行,又放寬美國天然氣和牛肉進口,若說當時應承了首階段去槓桿完成後,便會放棄緊盯美元的匯率政策,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以免短時間內雙重收緊,現在看來可能性亦非常之高。市場似乎亦有此看法,上周五人民幣離岸價氣勢如虹,一口氣攻下3個整數關口。
與人幣維持正相關性 國指料轉強
若強人民幣是未來3個月的方向,第一受惠板塊自然是航空股,特別是油組落實延長減產時間9個月,市場趁利好兌現而大舉拋售,更是有利航空股,當中國航(0753)年初至今已急升50%,南航(1055)亦達43%,東航(0670)則相對落後僅漲25%。
其實要捕捉人民幣轉強,也不一定要撰擇航空股如此高啤打值的板塊,簡單點國企指數便可以了。由2016年初至今,雖然人民幣名義匯價反覆轉弱,但只要階段性轉強,國指便會有好表現。例如2016年2月至4月份、2016年第3季、今年初等,國指都有相當理想的升幅。反觀人民幣貶值,國指同樣會顯著受壓,去年11月至12月就是最好的例子。背後原因,相信是匯價反映外資的信心水平,人民幣愈強國指便愈強。當然,這種關係不會永恒不變,但5月份開始人民幣轉強,月初至今國指升3.52%,亦僅輸異常神勇的韓股和擁有騰訊(0700)的恒指,正相關性暫時依然有效。
[張兆聰 還看今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