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全球暖化,夏天愈來愈炎熱,令很多市民上班上學時叫苦連天,而消暑裝置亦應運而生。有本地公司覷準商機,研發出一款採用噴霧降溫原理的小型手提裝置,為市民解解暑。產品更計劃走高檔路線,主打歐美市場,預料最快下月進行眾籌,3個月後開始量產。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劉焌陶
Hi-Cooler Company Limited創辦人陳家潤表示,其實市場上一直有一種「蒸發式冷風機」(Evaporative Air Cooler,香港和內地大多稱之為「水簾冷風機」)。其原理是,利用微小水點在空氣中蒸發時,從空氣中吸走熱量,來令附近的溫度下降幾度。
改良設計 減輕濕度影響
由於「蒸發式冷風機」的原理有別於冷氣機,它毋須壓縮機和雪種,故其耗電只是冷氣機的幾分一,售價亦便宜一截,但其運作原理會令周圍的濕度略為上升。美國因為氣候較乾燥,所以「蒸發式冷風機」相對流行。然而,香港和華南地區夏天的濕度偏高,若再在室內使用「蒸發式冷風機」,就會令人不太舒服。所以,在香港和內地,「蒸發式冷風機」一般只應用於戶外地方以及一些工廠、食肆廚房和倉庫內。
該公司研發的Hi-Cooler,也是採用噴霧蒸發降溫的原理,但卻設計成小型手提裝置,定位於個人而非全家或全屋使用,只在短距離內有效。至於改良的主要地方,就是改變水缸和風扇位置的佈局,以及使用超聲波技術來產生水點,令水點的直徑較小,從而更易蒸發,降溫效果更好,而附近濕度的升幅亦較小。由於濕度升幅較小,所以除了在戶外使用之外,亦適合在室內使用。
陳家潤在一間開了冷氣的房間內作示範,分別以工業用溫度計,量度Hi-Cooler和一部手提風扇的出風口前溫度。結果,手提風扇的出風口前溫度約21.5度,而Hi-Cooler的出風口前溫度則介乎約17.3度至18.6度,即是大約低了2.9度至4.2度。
陳家潤更聲言,曾經在戶外測試裝置,當時氣溫高達31.3度,當開動Hi-Cooler大約兩分鐘後,它前方半呎位置的氣溫隨即下降至25.6度,降幅高達5.7度。
該公司現時共研發了兩個型號的產品。其中,Hi-Cooler配備2600mAh的鋰電池和100毫升的水缸,重約400克(以注滿水計)。另一型號Hi-Cooler Mini則配備2100mAh的鋰電池和70毫升的水缸,重約300克。兩者充滿電後,可以使用大約兩小時。至於水缸方面,Hi-Cooler可以連續使用30分鐘,Hi-Cooler Mini則可以使用20分鐘。
可連續用30分鐘 USB充電
陳家潤表示,兩個型號都可以用USB來充電,而注水方面,很多人夏天時都會隨身帶備樽裝水,故使用起來亦相當方便。當正式發售時,該公司還會為這兩款產品設計固定夾,例如可夾在嬰兒車上為嬰兒降溫,又或夏天駕車時,停車熄匙後車內沒冷氣,這兩款產品亦適合在這時使用。
陳家潤相信,市場對於這種個人化降溫設備有相當需求。去年10月和今年4月,他曾兩度參加貿發局的電子展覽,展出產品不同階段的原型,每次都有不少參觀者查詢和感受其效果。他計劃6月份先在Kickstarter上進行眾籌,最快9月份可開始量產,期望以出口歐美為主,東南亞也會考慮。現時他仍在物色合作廠商,首選是在本地組裝產品。
未來或增負離子功能
宣傳方面,除了眾籌之外,就主要靠設立facebook專頁和YouTube頻道等社交媒體,他表示亦可能參加明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電子產品展」(CES),以獲取更多知名度。
至於下一階段的發展或改良,他亦已經有一些構思,例如可以增加負離子功能,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又或者修改設計,令產品在室內使用時,可以外接較大的水箱,免除短時間就要入水的不便。
商業用途方面,他和廣州一家大學的教員交流過,估計可以在夏季時將這種設備應用於室內水耕場,代替開冷氣,以節省電費,不過這亦需要將Hi-Cooler的功率和尺寸放大很多倍。
[新經濟新天地]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劉焌陶
Hi-Cooler Company Limited創辦人陳家潤表示,其實市場上一直有一種「蒸發式冷風機」(Evaporative Air Cooler,香港和內地大多稱之為「水簾冷風機」)。其原理是,利用微小水點在空氣中蒸發時,從空氣中吸走熱量,來令附近的溫度下降幾度。
改良設計 減輕濕度影響
由於「蒸發式冷風機」的原理有別於冷氣機,它毋須壓縮機和雪種,故其耗電只是冷氣機的幾分一,售價亦便宜一截,但其運作原理會令周圍的濕度略為上升。美國因為氣候較乾燥,所以「蒸發式冷風機」相對流行。然而,香港和華南地區夏天的濕度偏高,若再在室內使用「蒸發式冷風機」,就會令人不太舒服。所以,在香港和內地,「蒸發式冷風機」一般只應用於戶外地方以及一些工廠、食肆廚房和倉庫內。
該公司研發的Hi-Cooler,也是採用噴霧蒸發降溫的原理,但卻設計成小型手提裝置,定位於個人而非全家或全屋使用,只在短距離內有效。至於改良的主要地方,就是改變水缸和風扇位置的佈局,以及使用超聲波技術來產生水點,令水點的直徑較小,從而更易蒸發,降溫效果更好,而附近濕度的升幅亦較小。由於濕度升幅較小,所以除了在戶外使用之外,亦適合在室內使用。
陳家潤在一間開了冷氣的房間內作示範,分別以工業用溫度計,量度Hi-Cooler和一部手提風扇的出風口前溫度。結果,手提風扇的出風口前溫度約21.5度,而Hi-Cooler的出風口前溫度則介乎約17.3度至18.6度,即是大約低了2.9度至4.2度。
陳家潤更聲言,曾經在戶外測試裝置,當時氣溫高達31.3度,當開動Hi-Cooler大約兩分鐘後,它前方半呎位置的氣溫隨即下降至25.6度,降幅高達5.7度。
該公司現時共研發了兩個型號的產品。其中,Hi-Cooler配備2600mAh的鋰電池和100毫升的水缸,重約400克(以注滿水計)。另一型號Hi-Cooler Mini則配備2100mAh的鋰電池和70毫升的水缸,重約300克。兩者充滿電後,可以使用大約兩小時。至於水缸方面,Hi-Cooler可以連續使用30分鐘,Hi-Cooler Mini則可以使用20分鐘。
可連續用30分鐘 USB充電
陳家潤表示,兩個型號都可以用USB來充電,而注水方面,很多人夏天時都會隨身帶備樽裝水,故使用起來亦相當方便。當正式發售時,該公司還會為這兩款產品設計固定夾,例如可夾在嬰兒車上為嬰兒降溫,又或夏天駕車時,停車熄匙後車內沒冷氣,這兩款產品亦適合在這時使用。
陳家潤相信,市場對於這種個人化降溫設備有相當需求。去年10月和今年4月,他曾兩度參加貿發局的電子展覽,展出產品不同階段的原型,每次都有不少參觀者查詢和感受其效果。他計劃6月份先在Kickstarter上進行眾籌,最快9月份可開始量產,期望以出口歐美為主,東南亞也會考慮。現時他仍在物色合作廠商,首選是在本地組裝產品。
未來或增負離子功能
宣傳方面,除了眾籌之外,就主要靠設立facebook專頁和YouTube頻道等社交媒體,他表示亦可能參加明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電子產品展」(CES),以獲取更多知名度。
至於下一階段的發展或改良,他亦已經有一些構思,例如可以增加負離子功能,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又或者修改設計,令產品在室內使用時,可以外接較大的水箱,免除短時間就要入水的不便。
商業用途方面,他和廣州一家大學的教員交流過,估計可以在夏季時將這種設備應用於室內水耕場,代替開冷氣,以節省電費,不過這亦需要將Hi-Cooler的功率和尺寸放大很多倍。
[新經濟新天地]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