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木馬是芬蘭常見的兒童玩具,一群熱愛木馬的少女則以木馬當作真馬鑽研馬術,更發展成絕不兒戲的競賽運動,但惹來外界嘲諷。芬蘭木馬馬術協會主席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木馬馬術的精神在於包容與平等,歡迎任何人參與,她認為外界的嘲諷以至惡意抨擊是無聊生事,誓與愛好者堅持推動木馬馬術發展。明報記者羅睿琪
芬蘭木馬馬術協會(SKY)主席烏泰拉(Venla-Maria Uutela)向本報稱,早在1980年代,芬蘭各地的民眾已開始自發製作木馬騎乘玩耍,並漸漸形成現今具規模的木馬馬術社群。雖然木馬馬術給人的第一印象似乎是兒童專屬的幼稚玩意,當中亦不乏鼓勵參加者將假馬視作真馬般好好照顧的奇趣元素,但在愛好者推動下,木馬馬術已發展出規範化的訓練與競賽制度(見另稿),各項目講求參加者身體控制的技巧與耐力,絕不馬虎。協會簡介稱,木馬馬術實是大眾接觸馬術運動的另類入門選擇,例如經濟上無力負擔租賃真馬學習馬術,或是對真馬敏感者,便相當適合從木馬馬術着手。
模仿真馬術 「人馬合一」絕不馬虎
現時協會每年都會舉辦全國冠軍賽,今年的賽事已在上月底舉行,約200人參加。烏泰拉稱,現時木馬馬術運動員確實以年輕女性居多,但亦有男性與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參加,例如今年的跳欄項目冠軍便由一名男孩奪得。她強調木馬馬術是一種關乎寬容與平等的運動,重要的是接納所有人參加,不論年齡、外貌、性別或信仰。
不過外界對這種另類運動卻未見包容。ESPN、《華盛頓郵報》等傳媒在報道中談及木馬馬術屬真正運動時嘖嘖稱奇。美國影星愛倫狄珍妮絲(Ellen DeGeneres)在其個人清談節目中則將比賽影片引為笑談。對於這些冷嘲熱諷,烏泰拉認為不能期望所有人都能理解這種另類興趣,她說:「即使外頭有很多我不了解的興趣愛好,但我並不會放到網上大驚小怪。」她稱外界的抨擊無損其對這項運動的享受喜愛,亦無法貶低它的價值。
獲無比歡樂 學會開放心胸
曾獲奧斯卡最佳劇情短片提名的芬蘭導演維爾胡寧(Selma Vilhunen)在今年3月發表的紀錄片Hobbyhorse Revolution中亦有類似觀察。她本月初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訪問時,憶述最初觀看木馬馬術的影片亦覺得相當滑稽而大笑不止,不過透過鏡頭追蹤這群少女的日常多年後,發現許多投入木馬馬術的少女雖然經常因這項被指幼稚無聊的活動而面對周遭親友師長質疑,甚至被同輩視為異類而受杯葛欺凌,但她們在木馬馬術群體中確實獲得無比歡樂與力量,讓她們漸漸能夠堅定面對抨擊以至人生逆境。「也許這種運動擁有讓人發展出接受歧異、開放心胸的能力」。
近年部分海外國家民眾開始對木馬馬術產生興趣,例如德國便曾舉辦木馬馬術比賽,不過烏泰拉坦言,目前人們仍視木馬馬術為笑話,未來會否在海外扎根仍是言之尚早,「但我相信與全球民眾交流木馬馬術將是美事一樁」。
芬蘭木馬馬術協會(SKY)主席烏泰拉(Venla-Maria Uutela)向本報稱,早在1980年代,芬蘭各地的民眾已開始自發製作木馬騎乘玩耍,並漸漸形成現今具規模的木馬馬術社群。雖然木馬馬術給人的第一印象似乎是兒童專屬的幼稚玩意,當中亦不乏鼓勵參加者將假馬視作真馬般好好照顧的奇趣元素,但在愛好者推動下,木馬馬術已發展出規範化的訓練與競賽制度(見另稿),各項目講求參加者身體控制的技巧與耐力,絕不馬虎。協會簡介稱,木馬馬術實是大眾接觸馬術運動的另類入門選擇,例如經濟上無力負擔租賃真馬學習馬術,或是對真馬敏感者,便相當適合從木馬馬術着手。
模仿真馬術 「人馬合一」絕不馬虎
現時協會每年都會舉辦全國冠軍賽,今年的賽事已在上月底舉行,約200人參加。烏泰拉稱,現時木馬馬術運動員確實以年輕女性居多,但亦有男性與不同年齡層的民眾參加,例如今年的跳欄項目冠軍便由一名男孩奪得。她強調木馬馬術是一種關乎寬容與平等的運動,重要的是接納所有人參加,不論年齡、外貌、性別或信仰。
不過外界對這種另類運動卻未見包容。ESPN、《華盛頓郵報》等傳媒在報道中談及木馬馬術屬真正運動時嘖嘖稱奇。美國影星愛倫狄珍妮絲(Ellen DeGeneres)在其個人清談節目中則將比賽影片引為笑談。對於這些冷嘲熱諷,烏泰拉認為不能期望所有人都能理解這種另類興趣,她說:「即使外頭有很多我不了解的興趣愛好,但我並不會放到網上大驚小怪。」她稱外界的抨擊無損其對這項運動的享受喜愛,亦無法貶低它的價值。
獲無比歡樂 學會開放心胸
曾獲奧斯卡最佳劇情短片提名的芬蘭導演維爾胡寧(Selma Vilhunen)在今年3月發表的紀錄片Hobbyhorse Revolution中亦有類似觀察。她本月初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訪問時,憶述最初觀看木馬馬術的影片亦覺得相當滑稽而大笑不止,不過透過鏡頭追蹤這群少女的日常多年後,發現許多投入木馬馬術的少女雖然經常因這項被指幼稚無聊的活動而面對周遭親友師長質疑,甚至被同輩視為異類而受杯葛欺凌,但她們在木馬馬術群體中確實獲得無比歡樂與力量,讓她們漸漸能夠堅定面對抨擊以至人生逆境。「也許這種運動擁有讓人發展出接受歧異、開放心胸的能力」。
近年部分海外國家民眾開始對木馬馬術產生興趣,例如德國便曾舉辦木馬馬術比賽,不過烏泰拉坦言,目前人們仍視木馬馬術為笑話,未來會否在海外扎根仍是言之尚早,「但我相信與全球民眾交流木馬馬術將是美事一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