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3港初創企業 談顛覆市場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26日 06:35
2017年05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香港近年出現的部分初創企業靠顛覆市場做出成績,更在鄰近地區站穩陣腳;其中純Online貸款的WeLab、貨車召喚App的Lalamove,以及為酒店住客免費提供3G智能手機的Tink Labs,3家公司創辦人早前一同出席貿發局「創業日」,暢談創業心得。


WeLab:網上極速將申請者起底

WeLab Holdings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龍沛智表示,他本來是在銀行的個人借貸部門工作,2013年才成立該公司,先是在香港推出網上借貸平台WeLend.hk;2014年在內地推出「我來貸」。


談及創業,他表示,金融海嘯後,一般消費者改變了對銀行的觀感,令非傳統金融機構也有機會打入貸款市場;另外,可以透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做到毋須見面、完全透過互聯網自動化審核貸款申請。公司亦會參考個人信貸紀錄,以及要求申請者提交住址、薪金、身分證明文件及自拍相片等。


由於個人信貸資料庫只反映申請者以往信貸紀錄,但對於從未借貸的人,作用不大;此外,以內地城市為例,信貸資料庫只覆蓋一成至兩成人口。為補信貸資料庫的不足,龍沛智稱,該公司運用自行研發技術,當申請者在網頁點選授權按鈕後,電腦系統會在幾十秒內,搜集申請者網上消費、社交媒體及各項選擇相關行為資料,總數達1000至2000項,再計算出是否批核貸款,以及利率水平等。


數十秒內分析千項資料

龍沛智表示,現時智能手機普及,申請者會透過智能手機做很多事,電腦系統可以找出很多有用數據,從多方面來了解他。舉例說,同一個城市的兩個申請者,年齡和月薪相若,但他們透過手機支付各種帳單的金額和模式,可能截然不同。內地因流行手機支付,這方面取得的數據就更多。


該公司以零分行、純Online的模式營運,開業至今,香港和內地共有大約1700萬人次向它申請貸款或查閱貸款利率,全部都毋須見面。該公司2016年的放款額,就比2015年大增8倍;今年第一季放款額,比去年同期增9倍。他又稱,部分內地銀行主動要求用該公司的技術,現時已授權10多家內地銀行使用該套技術,成為貸款業務以外的一大收入來源。


現時,該公司共有400多名員工,由去年起,在香港已經有盈利;今年初開始,內地業務亦已經錄得盈利。他表示,這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將來可以應用於其他國家或地區。


明報記者 薛偉傑

[行銷攻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