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證監會發布新一份執法通訊,提及獨立非執董雖然不會參與公司日常管理,但在監督公司管理層及保障股東利益方面肩負重任,應在與董事局意見分歧時公開向全體股東表達意見,並在辭任時提供具體理由,同時亦強調就市場上的不當行為進行大量調查,其中更以漢能(0566)為例,指母公司欠債不還,但董事未有盡力追數,將對方利益凌駕漢能之上,而民眾金控(0279)事件中,前非執董廖駿倫亦未有披露買賣廖氏集團遭反對事宜,導致公司虧損。
明報記者 余慕恩
證監今年1月尋求取消漢能前主席李河君及4名獨董的資格,指公司極度依賴向母公司的銷售為收入來源,但董事並未質疑過業務模式的可行性,又未曾評估是否可收回母公司結欠的應收款項,及後又沒有適當追討,未以公司最佳利益行事。
被指未盡力向漢能母企追債
漢能在2015年被證監勒令停牌至今,當時被揭與母公司有大量關連交易,時任主席兼大股東李河君亦被指有重大未償還貸款。
證監於1月入稟時也要求李河君擔保公司兩年內還清應收帳,以作為復牌的條件。
至於民眾金控的例子當中,則前非執行董事廖駿倫在知道家族成員反對的情况下,未有向公眾及其股東作出披露,並促使民眾購入廖氏集團股份,及後遭反對無法完成購股交易,並且在2011年7月售回股份,令公司蒙受7681萬元虧損。
證監認為缺失是廖駿倫收到個人利益驅使而作出,去年入稟向廖駿倫及董事總經理許廣熙追討虧損款項,以償還給民眾,並且取消包括兩人在內的10名董事的資格。
精熙光亞美亞 未及時披露內幕
此外,證監亦提及就精熙國際(2788)、光亞(8061)及美亞(2020)未有及時披露內幕消息,為首批根據2013年的相關法定制度而採取行動的個案,而審裁處就部分董事及高層人員施加制裁,包括處以每人最高100萬元罰款及發出取消資格令。
證監﹕將追究相關董事責任
證監指出,行動反映其看待延誤披露內幕消息的情况非常嚴肅,並準備向相關董事追究個人責任。
而早前所發有關企業交易估值的指引,證監重申董事不可利用估值師作為擋箭牌以逃避承擔責任,指他們有責任判斷交易作價是否公平合理。
明報記者 余慕恩
證監今年1月尋求取消漢能前主席李河君及4名獨董的資格,指公司極度依賴向母公司的銷售為收入來源,但董事並未質疑過業務模式的可行性,又未曾評估是否可收回母公司結欠的應收款項,及後又沒有適當追討,未以公司最佳利益行事。
被指未盡力向漢能母企追債
漢能在2015年被證監勒令停牌至今,當時被揭與母公司有大量關連交易,時任主席兼大股東李河君亦被指有重大未償還貸款。
證監於1月入稟時也要求李河君擔保公司兩年內還清應收帳,以作為復牌的條件。
至於民眾金控的例子當中,則前非執行董事廖駿倫在知道家族成員反對的情况下,未有向公眾及其股東作出披露,並促使民眾購入廖氏集團股份,及後遭反對無法完成購股交易,並且在2011年7月售回股份,令公司蒙受7681萬元虧損。
證監認為缺失是廖駿倫收到個人利益驅使而作出,去年入稟向廖駿倫及董事總經理許廣熙追討虧損款項,以償還給民眾,並且取消包括兩人在內的10名董事的資格。
精熙光亞美亞 未及時披露內幕
此外,證監亦提及就精熙國際(2788)、光亞(8061)及美亞(2020)未有及時披露內幕消息,為首批根據2013年的相關法定制度而採取行動的個案,而審裁處就部分董事及高層人員施加制裁,包括處以每人最高100萬元罰款及發出取消資格令。
證監﹕將追究相關董事責任
證監指出,行動反映其看待延誤披露內幕消息的情况非常嚴肅,並準備向相關董事追究個人責任。
而早前所發有關企業交易估值的指引,證監重申董事不可利用估值師作為擋箭牌以逃避承擔責任,指他們有責任判斷交易作價是否公平合理。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