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穆迪同日降中港評級 稱關係密切 港勢受內地信貸轉差影響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25日 06:35
2017年05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繼去年3月降中國展望後,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昨早開市前以中國整體債務繼續上升為由,決定將中國評級由Aa3降一級至A1,與日本、以色列等同級(見圖),是自1989年以來首次下調中國評級。至昨天深夜,穆迪再發出新聞稿,調低香港的信貸評級,由Aa1調低至Aa2,穆迪解釋調低香港的評級,是因為香港與中國的關係廣泛而密切,再加上兩地政治上聯繫,中國的信貸狀况轉差,最終都會影響香港的信貸質素(見另稿)。


明報記者 陳子凌、顧冷冰

國家財政部昨早反駁,指穆迪高估中國經濟的困難,低估中國政府的能力,方法不恰當。分析認為,穆迪將中國降級並不意外,但選擇在中央高調去槓桿時才調整,時間上較奇怪,且相信另一評級機構標普很大機會跟隨降級。


料2018年中國政府債務佔四成GDP

穆迪表示,此次下調評級,因為預計中國增長放緩,改革只能減緩但不大可能阻止槓桿率進一步上升,令中央需要繼續依靠財政政策以支持經濟強勁增長,造成地方融資平台、國企投資增加,負債擴大,導致中國整體債務上升。穆迪更預計,到2018年和2020年,中國政府負債佔GDP比重將增至40%和接近45%的水平,未來5年中國經濟增長也會放緩至5%。


穆迪降級之後,把中國的評級展望由負面轉為穩定。穆迪主權風險部高級副總裁Marie Diron更稱,暫時未有重新考慮中國評級的具體時間表,但如果中國槓桿率上升速度較預期快,將令評級再面臨負面壓力。在下調中國評級後,穆迪同日再宣布下調26家國企、4家內銀及4家內險的評級。


中國財政部回應時表示,政府舉債受到嚴格控制,國企借貸依法不屬於政府債務,反駁穆迪所謂的地方融資平台、國企等債務持續增長會增加政府債務的說法不成立,又認為穆迪基於「順周期」去評級是不恰當方法,一定程度上高估中國經濟的困難,低估政府改革的能力。財政部補充,去年中國政府債務的負債率為36.7%,預期2018至2020年的負債率與去年相比也不會發生大變化。


料標普頗大機會跟隨下調評級

麥格理認為,針對中國信用評級採取行動是很少見的情况,因為過去7年三大評級機構都沒有調整過中國評級,下一步將關注標普會否跟隨降級。安盛投資管理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姚遠則稱,內地自去年下旬以來不斷加強去槓桿,前陣子更將金融安全提升至國家戰略安全層次,穆迪卻選擇在這時候調整評級,時間上較令人意外。另一方面,目前標普對中國評級為AA-,高於穆迪的新評級,惠譽為A+,與穆迪同屬一級,加上標普亦關注中國的債務狀况,2月時也曾預言中國債務繼續攀升,評級面臨潛在壓力,因此相信標普之後會跟隨穆迪降級的機會不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