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回歸20周年馬上到,普羅市民參加的各種慶典活動已經展開,從政人士更加關心一國兩制落實情况的成效,各種研討會也會不絕於途,爭論也會不絕於耳。展望未來需要新思維,這裏看看伊朗大選對香港有何啟示。
香港政改始於特首選舉候選人誰來「守尾門」。中央政府不能接受香港自行選出一個中央可能不接受的特首,讓北京來決定是否委任,而可能承擔得罪部分香港選民的罵名。政改方案中提出對候選人要有篩選機制,最後被泛民否決;泛民反而提出公民提名,也得不到支持。
剛剛結束的伊朗總統大選,1636人報名參加,其中137人是女性。她們明知道女性不會獲得候選人資格,報名只是為了挑戰憲法對候選人的篩選機制,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被勸退不要參選。這個篩選機制是由憲法監護委員會決定6名正式候選人的資格,該委員會由12名成員組成,6名是伊斯蘭教神職人員,由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挑選並委任;另外6名成員由司法最高長官提名、國會通過。而司法最高長官也是由精神領袖委任的。也就是說,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對候選人的資格有幾乎絕對的影響力,通過憲法監護委員會來執行,而這個委員會是具備憲法地位的。
這種制度好不好先不討論,過去3次總統選舉,投票率兩次達到73%, 一次達到85%,起碼說明是受到選民支持的。而選舉過程跟西方相似,也有電視辯論等等。這次選舉有兩名符合資格的候選人退出,4人角逐,現任總統魯哈尼以57%得票率勝出,對手以38%得票率落敗,說明競爭還是激烈的。
魯哈尼勝出,伊朗人上街慶祝,因為他的溫和政策和放棄核武而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這是伊朗的內政和國際問題。我們關心的是,香港真的不能接受一個篩選機制嗎?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阮紀宏]
香港政改始於特首選舉候選人誰來「守尾門」。中央政府不能接受香港自行選出一個中央可能不接受的特首,讓北京來決定是否委任,而可能承擔得罪部分香港選民的罵名。政改方案中提出對候選人要有篩選機制,最後被泛民否決;泛民反而提出公民提名,也得不到支持。
剛剛結束的伊朗總統大選,1636人報名參加,其中137人是女性。她們明知道女性不會獲得候選人資格,報名只是為了挑戰憲法對候選人的篩選機制,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被勸退不要參選。這個篩選機制是由憲法監護委員會決定6名正式候選人的資格,該委員會由12名成員組成,6名是伊斯蘭教神職人員,由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挑選並委任;另外6名成員由司法最高長官提名、國會通過。而司法最高長官也是由精神領袖委任的。也就是說,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對候選人的資格有幾乎絕對的影響力,通過憲法監護委員會來執行,而這個委員會是具備憲法地位的。
這種制度好不好先不討論,過去3次總統選舉,投票率兩次達到73%, 一次達到85%,起碼說明是受到選民支持的。而選舉過程跟西方相似,也有電視辯論等等。這次選舉有兩名符合資格的候選人退出,4人角逐,現任總統魯哈尼以57%得票率勝出,對手以38%得票率落敗,說明競爭還是激烈的。
魯哈尼勝出,伊朗人上街慶祝,因為他的溫和政策和放棄核武而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這是伊朗的內政和國際問題。我們關心的是,香港真的不能接受一個篩選機制嗎?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阮紀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