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公開演習片段 稱「地下長城」能抵核攻擊 火箭軍﹕10分鐘後可核反擊長青網文章

2017年05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5月22日 06:35
2017年05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解放軍的火箭軍部隊近日公開了最為神秘的核反擊演習,央視報道罕見披露了中國的「長城工程」,指該工程選址在崇山峻嶺的堅硬山體中,可以承受住核打擊,內部四通八達長達數千公里。在這些地下陣地中,戰略導彈部隊可以在遭到核打擊的10分鐘後展開核反擊。
據央視報道,該洲際戰略導彈旅是解放軍第一支的戰略導彈部隊,被稱為軍中的東風第一勁旅。它組建58年來,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多個第一。該旅隱匿在深山老林、地下陣地,擁有一系列洲際彈道導彈,「作為一直掌握着國家王牌的戰略導彈旅,他們多次完成了核反擊作戰演練,彰顯了保衛國家領土完整的決心」。
由於中國採用的是最低核威懾以及能夠在遭受到第一次核打擊後也能給對手造成不可承受後果的戰略,所以中國自擁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聲明,在任何時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這種戰略指導下,中國在核武器部署上側重保持第二次打擊能力,即核反擊能力,故中國做出建設「長城工程」的決策。該工程的目的是使中國戰略核力量具有在經受核打擊後,仍能生存下來並遂行核反擊的能力。
「長城」內部四通八達增機動性
「長城工程」設置在崇山峻嶺中,建設時選址為堅硬的山體,可承受核打擊。內部更是四通八達長達數千公里。即使某個出口遭受攻擊,導彈也能順利地從網格化洞庫中機動到其他任一出口,然後投入實戰準備。這樣火箭軍的戰略導彈部隊就能在地下完成所有戰備活動,戰時可透過地下網狀走廊,由軌道車或重型拖車運送導彈、設備和人員至固定地點就位發射。而且,戰略核導彈可在這些「地下長城」中機動部署,並從數百座真假混雜的地下發射井群中將導彈發射出去。
該工程讓火箭軍的戰略導彈部隊有了能打、能防、能儲存、能指揮、能生活的地下陣地。在這些地下陣地中,戰略導彈部隊可以在遭到核打擊的10分鐘後展開核反擊。
部隊密閉訓練一個月
對於洲際戰略導彈旅的戰士來說,進入地下長城就是進入了戰場,密閉生存就是實戰的考驗。近日該旅官兵就在地下完成了為期一個月的密閉訓練,將工作生活全部與戰鬥力對接,組織連續測試發射、確保測試發射過程不中斷,確保按時按點完成作戰任務。報道最後展示東風5B多彈頭洲際導彈發射的畫面,該彈能夠攜帶3枚以上分導式核彈頭,突防能力強,射程可以覆蓋全球任何目標。同時它具備全天候的快速打擊能力,反應速度可在第一波核打擊到達之前完成第一波核反擊,是中國重要的戰略武器。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