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早前,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同中聯辦法律部長王振民爭論,「一國兩制」是否權宜之計或長久國策;曾鈺成更質疑王振民對「一國兩制」欠缺制度信心。這個議題引起我思考「一國兩制」的意義。
先讓我們回顧一下當年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時代背景。由於部分香港人對中國政府不信任,對香港回歸有抗拒的心態,引發移民潮以至社會的不穩定。「一國兩制」是為了解決當時的信任危機而度身訂做的;若沒有香港人的信任危機,「一國兩制」就不存在了。可見「50年不變」的「一國兩制」,只是為了爭取時間紓緩港人信任危機的權宜之計。又或者有一天,香港對中國政府已不重要,「一國兩制」也沒有意義了。形勢似乎正朝此方向發展。
王振民不是香港人,「一國兩制」還是「一制」,與他沒有任何切身關係,因此他不存在制度信心的問題。香港是否安定繁榮,由香港人的制度信心決定,與王振民無關。
又以台灣為例,若無論如何台灣人都不信任大陸,「一國兩制」就沒有意義了,中國政府就沒有堅持的必要。形勢似乎正朝此方向發展。
作者是香港太空館前館長
[周劍鋒]
先讓我們回顧一下當年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時代背景。由於部分香港人對中國政府不信任,對香港回歸有抗拒的心態,引發移民潮以至社會的不穩定。「一國兩制」是為了解決當時的信任危機而度身訂做的;若沒有香港人的信任危機,「一國兩制」就不存在了。可見「50年不變」的「一國兩制」,只是為了爭取時間紓緩港人信任危機的權宜之計。又或者有一天,香港對中國政府已不重要,「一國兩制」也沒有意義了。形勢似乎正朝此方向發展。
王振民不是香港人,「一國兩制」還是「一制」,與他沒有任何切身關係,因此他不存在制度信心的問題。香港是否安定繁榮,由香港人的制度信心決定,與王振民無關。
又以台灣為例,若無論如何台灣人都不信任大陸,「一國兩制」就沒有意義了,中國政府就沒有堅持的必要。形勢似乎正朝此方向發展。
作者是香港太空館前館長
[周劍鋒]
回應 (0)